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龍年話龍·第一期】龍鳳作為虛擬現實,為何地位如此之高?

發布時間:2024-02-09 09:48:00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獨特精神標識,龍文化滲透於(yu) 中國的每一個(ge) 角落,無論是傳(chuan) 統建築、器物、服飾,亦或是傳(chuan) 統節慶中,都能看到龍的蹤影。在中國,龍文化具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從(cong) 遙遠的史前時代一直延續到當今社會(hui) ,其奧妙何在?

  蛇年說蛇、馬年說馬,恰逢農(nong) 曆龍年、藏曆木龍年來臨(lin) ,當然要說一說龍。新利平台邀請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神話學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中國比較文學學會(hui) 會(hui) 長葉舒憲跟我們(men) 講點不一樣的。

  中國的十二生肖中一共有12種動物,每年輪回一個(ge) ,咱們(men) 14億(yi) 人中大概有一億(yi) 人要過自己的本命年。龍,是十二個(ge) 生肖之一。龍的出現大大早於(yu) 生肖文化,而後起的生肖文化助推神龍信仰的發展。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十二種生肖的動物中,11種都是現實中實際存在的動物,隻有一種是虛擬現實的——那就是龍。


圖為(wei) 民族服飾上的龍紋 攝於(yu) 民族文化宮 攝影:王茜

  虛擬現實是什麽(me) 呢?根據今天最時髦的說法,類似於(yu) “元宇宙”。當今所說的元宇宙,指人類運用數字技術AR等構建的虛擬世界。而我們(men) 所說龍鳳,是神話,也是人類虛擬幻想的產(chan) 物,完全可以從(cong) 元宇宙視角來講一講中國傳(chuan) 統的虛擬現實是怎麽(me) 建構的。

  十二生肖對應天幹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是中國人自商代以來的紀年方法。這樣的循環紀年方法和12種動物緊密相關(guan) 。我們(men) 的問題是,為(wei) 什麽(me) 在中國文化中,對虛擬的動物和現實的動物的看法是不一樣的?生肖中11種都是現實中的生物,但沒有一種能夠跟龍相提並論。這一現象說明,傳(chuan) 統文化也蘊含著側(ce) 重虛擬現實的這一方麵。和龍、鳳的情況一樣,天上的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都要靠虛擬想象而存在。


圖為(wei) 繪有龍鳳的藏式茶碗 攝於(yu) 民族文化宮 攝影:王茜

  龍在中華民族構建虛擬現實的文化編碼中發揮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古人喜歡龍鳳,遠遠超過其他生物。在先民的神話觀念中,龍神通廣大,能夠呼風喚雨、翻江倒海,非常厲害。龍的最大特征是不受萬(wan) 有引力的製約,能夠上天入地下海,是真正的海陸空三棲動物。早在史前時代,人們(men) 就利用龍的這種超自然能量,將其設想為(wei) 虛擬的全宇宙性的神秘交通工具。黃帝騎龍升天的神話就是這方麵的例子。到了秦漢王朝的統一帝國時代,龍又被賦予第二層的虛擬現實意義(yi) :類比傑出人物或統治人物,所謂“人中龍鳳”。後來封建時代的國君都被尊奉為(wei) “真龍天子”。

  而且,傳(chuan) 統文化中的龍,還有一個(ge) 搭檔——鳳凰,所有鳥類中的地位最高的一個(ge) 。現實中有各種鳥,但無論是報喜的喜鵲、陳勝所言的“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中的鴻雁,還是能飛過喜馬拉雅山的天鵝,都沒有一個(ge) 能當百鳥之王的。反而是把這個(ge) 榮耀給予現實中並不存在的鳳凰。這也再次表明,傳(chuan) 統文化中的虛擬現實生物,地位遠遠高於(yu) 日常的生物。

  下一期,我們(men) 講述更早發生的玉文化,如何催生龍文化的過程。特別是二者的神秘能量是如何結合的?(新利平台 口述/葉舒憲 策劃/吳建穎 編輯/王茜)


圖為(wei) 葉舒憲著《文化符號學——大小傳(chuan) 統新視野》一書(shu) 的封麵 圖片由葉舒憲提供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