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萬象“耕”新不負春

發布時間: 2024-03-19 15:49:00 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2024年3月16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區章多鄉(xiang) 恰村6組正在舉(ju) 行一年一度的春耕儀(yi) 式 攝影:澤旺甲

  田間地頭農(nong) 耕忙,不負春日好時光。早春三月,春回大地,萬(wan) 物複蘇。在西藏各地,一幅幅春耕備耕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人們(men) 穿著節日盛裝,在一道道田墾裏播下希望的種子,載歌載舞,處處洋溢著開耕的喜悅。

  古老高原的土地是貧瘠的,但勤勞的雙手可以將這裏改造成一切想要的模樣。雅礱河岸是西藏農(nong) 耕的起源,這片位於(yu) 雍布拉康腳下名為(wei) “薩日索當”的良田,是西藏第一片農(nong) 田。這方水土開啟了西藏的農(nong) 耕文明,改變了青藏高原上人民的的飲食、耕種以及居住習(xi) 慣,也正是這塊神奇的良田,孕育出了甘甜的青稞酒和美味的糌粑,讓以犛牛為(wei) 伴的藏族先民定居下來,成為(wei) 了西藏文明的起點。

  在中國的古代農(nong) 業(ye) 社會(hui) 中,春耕是人們(men) 一年中最為(wei) 繁忙的時期,春耕習(xi) 俗也是我國農(nong) 村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月伊始,全國各地會(hui) 舉(ju) 行各種形式的祈求豐(feng) 收的活動,這些活動形式多樣,有的是祭祀天地神明,有的是祭祀祖先,就連皇帝也會(hui) 親(qin) 赴先農(nong) 壇親(qin) 耕,為(wei) 天下作表率,祈求五穀豐(feng) 登。

  在青藏高原,春耕的儀(yi) 式感絲(si) 毫不遜色於(yu) 平原地區。春耕這一天,藏語稱之為(wei) “聶卓”,漢譯為(wei) “春耕節”,這是藏曆新年後一次隆重的傳(chuan) 統節日,亦有稱之為(wei) “春耕大典”。在這一天,村民們(men) 不僅(jin) 身著節日盛裝,更要家家戶戶手捧象征五穀豐(feng) 登的“切瑪”,帶著青稞酒、酥油茶等物品在田間相聚,互敬青稞酒,共撒春日種,用歡快的歌舞祈求全年風調雨順、五穀豐(feng) 登。無論地域和民族,春耕文化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裏的代代傳(chuan) 承。

  荀子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一年之計在於(yu) 春,隆重的春耕儀(yi) 式背後,是雪域高原群眾(zhong) 擼起袖子加油幹的信心。2023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2392.67億(yi) 元,不僅(jin) 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而且同比增長9.5%,增速位居全國第一;2023年,西藏全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879.80億(yi) 元,同比增長21.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3.9%,位居全國第一位;2023年,西藏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83元,比上年增長8.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4%,全國排名第一。我想,人們(men) 喜歡春天,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春回大地、春暖花開、萬(wan) 物欣欣向榮,到處充滿希望,更是喜歡春天的氛圍,那種讓人充滿幹勁的場景,時時激勵人奮力前行。

  “耕”意味著付出與(yu) 勞作,也孕育著希望和收獲。西藏隆重的春耕儀(yi) 式仿佛是把發令槍,以策勵農(nong) 耕的方式讓各行各業(ye) 提起精氣神,繼續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ge) 創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邁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新利平台 文/趙振宇)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聶卓” 春日最隆重的一場農事活動

    3月16日,藏曆2月7日,根據藏曆天文曆算西藏各地在當天會陸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春耕儀式,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卡熱鄉江熱村也進行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儀式,祈求全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詳細]
  • 春耕節:西藏“開啟”入春模式

    耕犁是福運,播撒是希望。3月16日,西藏拉薩市曲水縣春耕春播儀式暨文旅民俗體驗活動在曲水鎮茶巴朗村4組舉行 。 [詳細]
  • 春到藏寨

    哈達搭在山頂上,迎春的花朵在百靈的歌聲中盛開,冬雪滋潤的河穀台地跳起春耕播種的鍋莊 。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