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畫家陶宏:我希望用觀念藝術來傳播東方文化精神

發布時間: 2024-04-28 13:27:00 來源: 新利平台

  在當代藝術的廣闊天地中,油畫作為(wei) 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一直在不斷地尋求突破與(yu) 創新。而當油畫家遇上佛像藝術時,這種碰撞與(yu) 融合便激發出新的藝術火花,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全新的視覺體(ti) 驗。

  佛像藝術,作為(wei) 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ti) ,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造型和深邃的內(nei) 涵,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它的莊重、神聖與(yu) 靜謐,為(wei) 藝術家們(men) 提供了無盡的創作靈感。藝術家們(men) 在曆代佛造像藝術的影響下,開始嚐試用油畫這一媒介來探索佛像藝術的當代性。


圖為(wei) 畫家陶宏接受新利平台專(zhuan) 訪 攝影:姚浩然

  陶宏通過深入研究曆史文獻和實地考察,不斷探索佛像藝術的內(nei) 涵和精髓。作為(wei) 一位資深的美術工作者,陶宏在中國國家畫院接受采訪時,深情地分享了他的藝術生涯和心路曆程。他來自重慶的一個(ge) 山區,那裏的佛像壁畫和雕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時候母親(qin) 牽著他的手,每當從(cong) 佛像前路過時,母親(qin) 都會(hui) 不由自主地向佛像磕頭作揖,兒(er) 時的見聞滋養(yang) 了他對佛像的敬畏之情。這種情感,如同種子一般,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中,日後成為(wei) 他藝術創作的源泉。

  陶宏選擇佛像作為(wei) 自己的藝術創作主題,旨在通過西方油畫技術,將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文化展現給世人。然而,在創作過程中,他遇到了如何準確表達佛像尊嚴(yan) 和精神的難題。這一挑戰讓他倍感壓力,但從(cong) 未放棄。

  幸運的是,他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學習(xi) 期間,得到了多位名師的指點和教誨,劉蔭柏、張曉淩、朱良誌等老師給他打開了傳(chuan) 統文化的寶庫。在他們(men) 的影響下,陶宏逐漸找到了解決(jue) 創作難題的方法,他將傳(chuan) 統的水墨山水畫和佛像相結合施以最當代的色彩,試圖塑造他心中天人合一、圓融完滿的美好境界。


圖為(wei) 陶宏正在畫室中進行繪畫創作

  在創作過程中,陶宏嚐試將傳(chuan) 統佛像藝術與(yu) 現代油畫技法相結合,融入現代審美元素和時代精神。“我希望用西方的觀念來表達東(dong) 方精神,這就是互鑒與(yu) 融合。”陶宏的油畫作品《漢字雕塑》《覺者》、《向右看齊》等受到沃霍爾、克洛斯的影響,中外文化在時空的交融與(yu) 碰撞中,即刻產(chan) 生出新的觀念。借助現代藝術手法和觀念,陶宏嚐試對佛像藝術進行解構與(yu) 重塑。通過打破傳(chuan) 統的創作界限,將佛像與(yu) 周圍環境、人物以及情感進行融合,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表達方式,更加自由、開放。

 
圖為(wei) 陶宏油畫作品《向右看齊》局部,2017年


圖為(wei) 陶宏油畫作品《覺者(之二) 》,2018 年

  在陶宏的作品中,觀眾(zhong) 可以感受到藝術家們(men) 對現代社會(hui) 的深刻思考。在陶宏看來,“當代藝術是未來藝術的前奏,未來藝術是當代藝術的希望。藝術家必須肩負起責任,為(wei) 中國的文化提供價(jia) 值判斷。”

  陶宏認為(wei) ,“藝術創作與(yu) 個(ge) 人經曆、文化傳(chuan) 承緊密相連。藝術家應該通過創作,讓作品成為(wei) 傳(chuan) 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載體(ti) 。作為(wei) 一名藝術家,有責任通過創作將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自信傳(chuan) 遞給更多人,讓更多人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新利平台 記者/許娜 姚浩然)

  陶宏,1970年生於(yu) 重慶,現為(wei) 中國國家畫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研究員。2010年畢業(ye) 於(yu) 中國藝術研究院獲美術學碩士學位。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創作中心主任。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