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塘鎮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西北部,是一個(ge) “文明、衛生、宜遊、生態、環保、民族團結、雙擁模範型”的特色小城鎮。近年來,在自治區黨(dang) 委、市委、縣委的支持下,吉塘社區堅持黨(dang) 建引領,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wei) 首要目標,自力更生,艱苦創業(ye) ,對美好生活迸發出巨大熱情,經濟社會(hui) 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社會(hui) 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zhong) 的幸福感不斷提升。而贏得這些成績的“先鋒隊”便是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
“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
在記者入戶采訪吉塘鎮生態環境保護情況期間,受訪村民無一不對駐村工作隊交口稱讚:“工作隊經常入戶宣傳(chuan) 環保意識,帶頭撿垃圾。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樣,他們(men) 都帶頭去做,我們(men) 學著他們(men) ,慢慢地就養(yang) 成了好習(xi) 慣。”對此,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選派第一書(shu) 記兼副隊長向巴紮西憨厚地一笑:“這有啥,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這是對我們(men) 最基本的要求。”
圖為(wei) 正在接受采訪的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選派第一書(shu) 記兼副隊長向巴紮西 攝影:王淑
“農(nong) 民最怕的不是種地時的苦與(yu) 累,而是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農(nong) 作物賣不出去、爛在地裏。”這是社區群眾(zhong) 旦增卓嘎的心聲。2023年10月以來,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多次接到群眾(zhong) 種植土豆滯銷問題的反饋,希望社區及時參與(yu) 協調解決(jue) 。向巴紮西在得知群眾(zhong) 訴求後,詳細了解情況,及時向鎮黨(dang) 委、政府匯報,希望為(wei) 群眾(zhong) 售賣土豆找銷路、拓渠道。在鎮黨(dang) 委、政府的協調牽線下,吉塘社區聯係到轄區內(nei) 承建西藏高原青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企業(ye) 、開發建設清潔能源的西藏開投吉昌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洽談土豆購銷事宜,成功幫助村民售賣土豆5400餘(yu) 斤,在消除群眾(zhong) 憂慮的同時,可觀地增加了群眾(zhong) 收入、提振了農(nong) 戶發展農(nong) 業(ye) 的信心和決(jue) 心。
圖為(wei) 駐村工作隊正在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售賣滯銷土豆 受訪者供圖
“幹部多動腿,群眾(zhong) 少跑路”
在吉塘社區支部委員會(hui) 的牆上寫(xie) 著這樣一句話:“幹部多動腿,群眾(zhong) 少跑路。”吉塘社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群眾(zhong) 利益作為(wei) 第一要務,聽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有效的工作方法,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三月是春耕的黃金季節。為(wei) 確保春耕工作順利進行,保障群眾(zhong) 糧食豐(feng) 收,3月以來,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積極聯合社區“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開展走村入戶,排查春耕困難。在排查過程中,社區駐村工作隊工作人員發現位於(yu) 轄區宗沙自然村及國道旁的灌溉水渠存在堵塞情況,給周邊農(nong) 田灌溉帶來隱患。為(wei) 及時解決(jue) 這一問題,駐村工作隊立即行動,組織人員和黨(dang) 員群眾(zhong) 一起動手清理水渠內(nei) 的汙泥和垃圾。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堵塞物得以清理、水渠恢複暢通、灌溉得到保障。
圖為(wei) 駐村工作隊和黨(dang) 員群眾(zhong) 一起疏通灌溉水渠 受訪者供圖
多年來,吉塘社區地芒自然村格朗、尼嘎等10餘(yu) 戶居民門口,日常生產(chan) 生活隻有一條年久失修的土路,出行不便、生活不暢。在雨季,門口道路淤泥坎坷、積水成池,“雨天一身泥”已是常態,嚴(yan) 重影響社區居民出行,同時存有安全隱患。為(wei) 切實改善群眾(zhong) 出行條件、徹底消除生活安全隱患,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在鎮黨(dang) 委、政府的溝通銜接下,積極對接轄區能源開發建設企業(ye) 西藏開投吉昌(吉雅)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引導企業(ye) 踐行社會(hui) 責任、助力鄉(xiang) 村發展。在鎮黨(dang) 委、政府、社區駐村工作隊的助力下,企業(ye) 無償(chang) 提供了80噸水泥和30噸沙石,用於(yu) 10餘(yu) 戶居民門口道路硬化。硬化的是一條群眾(zhong) 出行路,通暢的是一條幹群“連心路”。
圖為(wei) 駐村工作隊和黨(dang) 員群眾(zhong) 一起鋪路 受訪者供圖
“帶領群眾(zhong) 致富,是我們(men) 的責任”
為(wei) 深入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dang) 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辦實事、解民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堅持黨(dang) 建引領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村級集體(ti) 經濟,緊盯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深入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活動,助力社區發展、群眾(zhong) 增收取得新成效。2023年12月,吉塘社區黨(dang) 支部積極對接察雅縣吉康種植有限公司,為(wei) 社區居民收取2023年土地租金30餘(yu) 萬(wan) 元以及吉塘花卉魚莊土地流轉費與(yu) 租金9萬(wan) 餘(yu) 元。
2024年3月25日,吉塘社區舉(ju) 行了2023年村級集體(ti) 經濟分紅儀(yi) 式,共享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成果,共計兌(dui) 現資金80餘(yu) 萬(wan) 元、惠及群眾(zhong) 700餘(yu) 人、實現人均分紅1200元。駐村工作隊隊長巴金回憶道:“分紅時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我一直牢牢記在心裏。這個(ge) 畫麵一直提醒著我,帶領群眾(zhong) 致富是我們(men) 的責任。”
圖為(wei) 分紅儀(yi) 式現場 受訪者供圖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吉塘兼有“邦昌”沿線區位優(you) 勢、遊客“入昌”過境優(you) 勢、溫泉小鎮品牌優(you) 勢。“十三五”以來,吉塘鎮黨(dang) 委、政府始終貫徹新發展理念,抓機遇、凝合力,致力將國道沿線(吉塘段)打造為(wei) 群眾(zhong) “幸福地”、過往遊客“補給站”、紅色黨(dang) 建“展示區”,讓“有困難找組織、有需求找黨(dang) 員”成為(wei) 群眾(zhong) 、遊客的共識。
據向巴紮西回憶,去年夏天有一群來自河南的遊客自駕至此,因住宿問題來到社區尋求幫助。社區得知此事後,立即將遊客安置在居委會(hui) ,並提供了幹淨的被褥。在晚餐期間,社區工作人員與(yu) 遊客互動交談,介紹吉塘的人文風俗、西藏的民族特色,充盈了遊客的西藏夢、增進了兩(liang) 族的同胞情。無獨有偶,今年2月,一名來自四川的遊客途經吉塘,無法找到合適的住宿地點,主動尋求社區幫助。社區駐村工作隊得知情況後,立即提供了“一站式服務”,為(wei) 遊客解決(jue) 了餐食和臨(lin) 時住宿。
圖為(wei) 吉塘社區支部委員會(hui) 設置的“一站式服務”點 攝影:張曉琪
讓向巴紮西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去年冬天的“冰雪滯留事件”。2023年12月5日,寒流來襲,大雪紛飛。吉塘社區按照縣委、縣政府和鎮黨(dang) 委、政府關(guan) 於(yu) “平安守護,冬季巡防”的工作要求,開展日常冬季巡防工作,期間在轄區214國道吉日自然村路段發現有部分滯留司乘人員。巡防人員上前詢問,得知因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影響,車輛無法正常行駛後,巡防人員第一時間給予心理疏導,緩解焦慮情緒,同時聯係社區留守人員,攜帶方便麵、礦泉水、氧氣瓶等物資趕赴現場,無償(chang) 發放給滯留人員,同時聯係轄區汽修廠為(wei) 故障車輛進行檢修。此次事件,社區工作人員提供的是淺薄物資、微弱幫扶,踐行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為(wei) 人民服務”宗旨。
圖為(wei) 駐村工作隊為(wei) 滯留車輛提供修車服務和餐食 受訪者供圖
多年來,吉塘社區駐村工作隊用心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了解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麵臨(lin) 的困難,做到問需於(yu) 民,同時堅持為(wei) 民辦實事,為(wei) 群眾(zhong) 謀福利,穩抓落實,真正做到了“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駐進”了群眾(zhong) 心坎。(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張曉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