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5月21日-24日,由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西藏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hui) 主辦,西藏、四川、雲(yun) 南、重慶四省(區)市少年先鋒隊工作委員會(hui) 協辦的“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童心共築中國夢”四地少年兒(er) 童共慶“六一”兒(er) 童節主題隊會(hui) 在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ang) 小學舉(ju) 行,來自四省(區)市150名少年兒(er) 童齊聚一堂,共度盛會(hui) 。
圖為(wei) “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童心共築中國夢”四地少年兒(er) 童共慶“六一”兒(er) 童節主題隊會(hui) 現場
圖為(wei) 活動現場昌都的學生們(men) 表演極具昌都特色的弦子舞
活動中,各地少先隊員代表一同走進青稞田地、古鹽田、中共鹽井宗臨(lin) 時工作委員會(hui) 舊址等地,參加了“認識青稞”種植文化交流、“感知井鹽”製作技藝體(ti) 驗、“紅色鹽井”尋訪鄉(xiang) 村發展變化等豐(feng) 富多彩的項目,沉浸式、體(ti) 驗式感受西藏新農(nong) 村建設和民風民俗,在互學互鑒中增進理解、收獲友誼、共同成長。
在主題隊會(hui) 儀(yi) 式上,各地少先隊員齊唱隊歌、共迎隊旗,從(cong) “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爭(zheng) 做新時代好隊員”“童心向黨(dang) 快樂(le) 成長”三個(ge) 篇章,演繹四地少先隊員在黨(dang) 的領導下,從(cong) 小立誌向、學本領、強體(ti) 魄,積極參與(yu) 民族團結教育實踐的成長故事。鏗鏘有力的朗誦、獨具特色的舞蹈、精彩紛呈的節目,充分展現出少先隊員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生動表達了少先隊員對家鄉(xiang) 、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的自豪與(yu) 熱愛。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古鹽田體(ti) 驗和感受古老的製鹽文化
圖為(wei) 四省(區)市學生們(men) 在西藏昌都的土地上共同植樹
活動現場,十八軍(jun) 戰士後代、校外輔導員張彥平,為(wei) 少先隊員帶來《紅色基因代代相傳(chuan) 》主題隊課,以火炬傳(chuan) 遞方式,鼓勵隊員們(men) 牢記領袖囑托,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血脈,永遠堅定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我們(men) 熱愛祖國、熱愛民族團結,我們(men) 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手拉手、心連心,用實際行動爭(zheng) 當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來自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ang) 小學四年級三班的德慶旺姆在主題隊會(hui) 交流中激動地說。
圖為(wei) 四省(區)市學生們(men) 在西藏昌都體(ti) 驗卡塞的製作
小小石榴籽,殷殷中華情。在“藏家”融情交流中,各地少先隊員在農(nong) 家一起學習(xi) 製作西藏傳(chuan) 統美食糌粑、卡塞等,一個(ge) 個(ge) 極具創意造型的“小卡塞”,精致巧妙,隊員們(men) 共學、共樂(le) 、共享,體(ti) 悟藏家民族風俗,沉浸在歡樂(le) 的氛圍中。來自重慶市璧山區劍山實驗小學五年級三班的李思穎說:“參加此次主題隊會(hui) 交流活動我非常開心,深度體(ti) 驗了‘藏家’民俗,看到祖國邊疆鄉(xiang) 村的小康生活,豐(feng) 富的活動讓我增強了對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我要繼續爭(zheng) 做小石榴籽,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圖為(wei) 四省(區)市學生們(men) 在“共植少年兒(er) 童友誼林”活動現場合影留念
通過開展此次融情交流、主題隊會(hui) 聯誼活動,四地少先隊員結成了“手拉手”好朋友,大家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促進了各民族少年兒(er) 童的交往交流交融,鞏固拓展了少先隊“石榴籽一家親(qin) ”和“三個(ge) 意識”群眾(zhong) 性教育成果,引領少年兒(er) 童厚植家國情懷,用實際行動爭(zheng) 當民族團結進步的小先鋒,共同繪好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最大同心圓。
活動最後,各省(區)市少先隊員共植“友誼林”,並在友誼小樹上掛上心願卡,共同表達攜手同行、傳(chuan) 承友誼的美好心願。(新利平台 記者/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