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Russians are very strong!”6月15日,在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長城腳下,一群身著整齊校服與(yu) 外籍遊客用流暢英文交流的學生格外引人注意,他們(men) 是來自西藏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高三學生,此次是隨團參與(yu) 2024 年拉薩市中小學生“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感恩祖國北京行”研學及文藝交流活動。
圖為(wei) 在八達嶺長城腳下與(yu) 俄羅斯遊客合影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學生 攝影:趙振宇
這是一支由團拉薩市教育局“格桑花”學生藝術團146位學生和20位帶隊老師組成的團隊,他們(men) 於(yu) 6月12日從(cong) 拉薩乘火車出發,6月14日抵達首都北京,將在北京開展為(wei) 期6天的研學活動。與(yu) 以往西藏學生赴京研學不同,此行他們(men) 將於(yu) 6月18日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為(wei) 首都群眾(zhong) 帶來他們(men) 精心排練的舞蹈和歌曲,展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是拉薩市實驗小學一年級四班的索朗德吉,這是我第一次到長城,長城有點長。”剛到北京的小德吉對眼前車水馬龍陌生的一切還略有“恐懼”,明亮的眼睛中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我們(men) 的課本中還沒有學過長城,但看到長城讓我想起了我們(men) 藏文課本中介紹的雍布拉康。”比德吉年齡稍長一些的“小學姐”搶先回答,她們(men) 用藏語開始背誦課本中關(guan) 於(yu) 雍布拉康的介紹。這是她們(men) 第一次看見長城,雖然有些學生也還尚未到過雍布拉康,但此時此刻在長城腳下,因為(wei) 這群研學交流的青少年將時空的界限徹底打破,讓中華文明的璀璨在此碰撞,讓萬(wan) 裏長城認識了雍布拉康,讓雍布拉康也遇見了萬(wan) 裏長城。
圖為(wei) 此次研學拉薩市實驗小學的索朗德吉(右)正在和“小學姐”們(men) 在長城腳下休整 攝影:趙振宇
“這是一趟被稱為(wei) ‘開往春天’的列車,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會(hui) 將列車包圍,列車運行前方即將到達‘人字型’鐵路,列車將在變換軌道後反向前行。”在開往八達嶺長城的北京市郊鐵路S2線上,列車員正耐心地向學生們(men) 介紹這條線路的獨特亮點,學生趴在窗前看著遠方的長城逐漸由小變大。青藏鐵路的開通讓天路不再遙遠,京張鐵路的修建讓中國人擁有了第一條自建鐵路。昨日,他們(men) 搭青藏鐵路而來,領略祖國無限風光;今晨,他們(men) 乘京張鐵路而去,見證百年強國夢想。
圖為(wei) 此次研學正在搭乘北京市郊鐵路S2線前往八達嶺長城的拉薩市城關(guan) 區娘熱鄉(xiang) 完全小學學生 攝影:趙振宇
圖為(wei) 此次研學部分師生在北京鳥巢合影留念 攝影:趙振宇
研學的意義(yi) 是什麽(me) ?絕不僅(jin) 僅(jin) 是這些地方我曾經來過,而是在孩子們(men) 內(nei) 心中埋下了一顆顆小小種子。過去,由於(yu)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因素,與(yu) 外界的交流相對較少,這些孩子們(men) 的父輩在小時候或許沒有機會(hui) 走出西藏。但隨著兩(liang) 路的通車、青藏鐵路的運營以及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不斷發展,西藏與(yu) 外界的距離不斷縮短,越來越多的西藏青少年學生以研學的形式看到外麵的世界,越來越多的漢藏學生牽起手來將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匯聚,也正因如此,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在越來越多青少年心中更加立體(ti) 煥彩。(新利平台 記者/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