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被稱為(wei) “濕地明珠”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擁有陳塘夏爾巴歌舞、芒羌(雞爪穀酒)釀製技藝、陳塘竹編技藝等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文化,文化底蘊深厚,非遺資源豐(feng) 富。
不看夏爾巴歌舞,不知其中美。夏爾巴歌舞是“濕地明珠”騰飛的孔雀舞。
陳塘夏爾巴歌舞是一種曆史悠久、深受定結縣陳塘鎮夏爾巴人喜愛的自娛性民間集體(ti) 歌舞,參加歌舞者以婦女為(wei) 主。2011年,“陳塘夏爾巴歌舞”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圖為(wei) 夏爾巴歌舞表演現場 攝影:德吉卓瑪
每逢佳節,婦女們(men) 盛裝打扮,身穿“氆氌”,頭戴由鮮花和孔雀羽毛點綴的帽子,脖子上掛著二百多個(ge) 銀環連成的項鏈,胸前掛著6個(ge) 銀製的小串子,腰部係著銀腰帶,手腕上戴著大白海螺,耳朵上戴“阿龍”(金子耳環),胸前戴“嘎烏(wu) ”(金銀飾品),起舞時這些首飾閃閃發光,叮當作響,極其動人,這身裝扮便是夏爾巴標誌性的服飾。
歌舞時眾(zhong) 人搭腰連臂圍成圓圈或半圓圈,此唱彼和。開始時輕歌曼舞,然後以慢板的旋律繞圈移動,再逐步加速轉入中板舞,緊接著轉入快板,此刻,伴隨著舞者的呼喊聲,舞蹈步入高潮,最後在歡快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不品雞爪穀酒,誰知其中醉,看不見的釀酒大師——發酵,是微生物送給夏爾巴人最好的禮物。
圖為(wei) 雞爪穀 攝影:德吉卓瑪
雞爪穀是一種粟米,因形似雞爪而得名。雞爪穀酒,夏爾巴人叫它“芒羌”,以當地特產(chan) 的雞爪穀為(wei) 原料釀製而得名。
對於(yu) 陳塘鎮的夏爾巴人來說,從(cong) 婚葬嫁娶到各種節慶活動,雞爪穀酒是必不可少的,是一年四季解渴的最佳飲品,更是體(ti) 現著最傳(chuan) 統、最盛情的待客之道。
圖為(wei) 雞爪穀酒 攝影:德吉卓瑪
飲酒時,將酒倒入小木罐形製的酒器中,再在木罐中慢慢倒入溫開水盛放一段時間後穿插竹子製作的吸管就可以飲用了。在陳塘鎮流傳(chuan) 著一句“酒越醇香 家越幸福”的說法,因而釀製醇香的美酒是陳塘夏爾巴人一直保留與(yu) 傳(chuan) 承的習(xi) 俗之一。2013年陳塘雞爪穀酒的釀酒工藝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以竹為(wei) 媒,淬煉出“陳塘竹編技藝”,一編一織,竹絲(si) 在指尖飛舞,每一件作品都是時光的沉澱,呈現自然之美,有一種讓人慢下來的心安。
圖為(wei) 陳塘竹編產(chan) 品 攝影:德吉卓瑪
陳塘鎮位於(yu) 半山腰,頂上是雪山,中間是人家,腳下是草原,海拔低、氣候宜人,風光秀麗(li) ,各類植物資源非常豐(feng) 富,竹子資源尤其豐(feng) 富。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是一大片竹林,有斑竹也有楠竹。每年的八月竹子發芽、生長,到第二年就算完成了一年的生長周期,便可使用。陳塘當地人的生活用具,大都是竹子編的,竹子屬於(yu) 再生資源,既符合環保需求又不會(hui) 造成生態破壞。
竹編雖常見,可使用如此廣泛,並且製作如此精細還是非常少見的。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工藝之一,竹編工藝背後蘊藏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2023年陳塘竹編被評為(wei) 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兩(liang) 步一跺,一步一抬,伴著優(you) 美的旋律,薩爾諧欽帶著美好的祝福送給親(qin) 朋好友,也寄托著對來年豐(feng) 收的希望。
薩爾諧欽是定結縣薩爾鄉(xiang) 流傳(chuan) 的傳(chuan) 統舞蹈,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表演形式,說、唱、舞三位一體(ti) ,其舞蹈的基本動作由表演者“兩(liang) 步一跺”“一步一抬”“橫蹉步”等10種左右動作,組成圓形。在音樂(le) 的唱法上,兩(liang) 組輪流或一起歌唱,共有13種唱法。表演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歌詞內(nei) 容豐(feng) 富,既有古典詩作,又有民間歌謠,表演形式多樣化,有歌有舞,歌曲的唱法上有高低和聲,而不是一味齊唱,表演中的大部分有著相對規範的結構、曲式,調試、手勢、旋律、節奏、速度等各有一定之規。
草木中曆練沉澱,時間裏匯聚經驗寫(xie) 就傳(chuan) 承,每一張紙都藏著一個(ge) 世界。
圖為(wei) 確布鄉(xiang) 寫(xie) 有書(shu) 法的藏紙 攝影:德吉卓瑪
確布藏紙是由瑞香“日加”根部纖維經石灰和土堿處理製成,“日加”就是藏紙主要材料狼毒草,是一個(ge) 具有毒性的野草。狼毒花色彩豔麗(li) ,主要出現在草原或草場上,很好辨認。因草質本身具有毒性,故藏紙久經歲月不怕蟲蛀鼠咬、不腐爛、不變色、質地堅韌、不易撕破、耐折疊、耐磨等特點。
用藏紙印製的經典古籍,保存千年仍完好無損。高超的技藝,悠久的曆史,豐(feng) 富的生產(chan) 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紙文化。
定結,一個(ge)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寶庫。除了以上我們(men) 提到的,這裏還有其他非遺項目,如夏爾巴婚俗等,歡迎大家親(qin) 自來體(ti) 驗!這些非遺項目不僅(jin) 是曆史的見證,更是傳(chuan) 統文化的載體(ti) 和見證。在這裏,那些非遺傳(chuan) 承人們(men) 真摯的臉龐,流淌著汗水的雙手,都在訴說著傳(chuan) 統技藝的魅力所在。(新利平台 通訊員/史振鑫 記者/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