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宗山號角】滄桑風雨話乃寧

發布時間: 2024-06-29 11:45:00 來源: 新利平台

  乃寧寺又稱南寧寺,在藏語裏有舊寺,或者聖跡要地之意。 

  顧名思義(yi) ,它的曆史悠遠久長,是現存少有的藏傳(chuan) 佛教前宏期的寺廟。1904年,乃寧寺遭遇了曆史上從(cong) 未有過的大劫難。那年正是英國侵略www.easyfundingllc.com之時。 

  工布阿達到了,阿達兄弟到了, 

  乃寧石板廣場,頓成紅色血海。 

  這首歌在西藏流傳(chuan) 了幾代人。小時候聽了這首歌,我才知道有個(ge) 寺廟叫乃寧寺,那裏發生了一場英國列強與(yu) 藏族人的戰爭(zheng) 。這次有機會(hui) 到乃寧寺踏尋,第一個(ge) 想了解的,就是百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zheng) 。聽完我的要求,民管會(hui) 主任強巴二話不說,直接把我帶到烏(wu) 孜大殿門口。   


曾在抗英戰爭(zheng) 時使用過的武器,至今留存乃寧寺。攝影:平措紮西

  黑色低矮的門板,透出一股陳年曆史的氣息,這是乃寧寺現存建築中最古老的一座。它就像一位長壽的老人,控訴著那場殘酷的戰爭(zheng) 。順著強巴所指的方向,在門框上我看見幾處槍眼,那是當年英國人在乃寧寺留下的罪證。

  前麵歌詞中所說的場麵,就是在乃寧寺烏(wu) 孜大殿門口發生的。這場戰爭(zheng) ,是繼廓爾喀入侵之後,西藏又一次對外來入侵者的反抗。當時西藏動員十六到六十歲的男人都從(cong) 軍(jun) 作戰,保衛家園、抗擊列強。 

  英軍(jun) 要進入西藏腹地,第一個(ge) 要經過的城市就是江孜。距江孜約十公裏的乃寧,就像是打在通往江孜路上的一顆釘子,對英軍(jun) 的後防供給線造成很大威脅。西藏地方政府認識到這點,把乃寧寺作為(wei) 重點防守陣地,從(cong) 康區和工布調集了約1000餘(yu) 藏軍(jun) ,在乃寧寺防守。 

  寺院原本是祈禱遠離戰爭(zheng) 苦難的精神樂(le) 園,這裏的僧人從(cong) 未想過參與(yu) 到殺場,但戰事已推至眼前……古諺道:“教法若遇對敵,法杖也作長矛”。何況連家園都快保不住了。古老的寺宇即將發生一起殺戮,乃寧寺的僧人都做了出戰的準備,壯年僧人手持長刀木棒,老年僧人念經祈禱,詛咒英軍(jun) 。   


乃寧寺抗英紀念石碑。攝影:平措紮西 

  戰爭(zheng) 開始了,英軍(jun) 攻打寺廟,藏軍(jun) 緊防嚴(yan) 守。高約十米,寬約三米的寺牆是堪布仁欽旺久花巨資,用三年的時間築成的功德牆,這時卻發揮了城堡的作用,英軍(jun) 怎麽(me) 也攻不進去。次日,英軍(jun) 改變策略,從(cong) 江洛調來援兵,從(cong) 乃寧寺後山自下而上進攻,攻上了山頭。占據了寺廟高點後,從(cong) 山上往下扔炸藥包,堅固的寺牆被炸出了很大的缺口。乃寧寺失守,英軍(jun) 衝(chong) 入平日裏清靜幽遠的大院,藏軍(jun) 敵不過英軍(jun) ,退回烏(wu) 孜殿內(nei) 緊閉大門。英軍(jun) 團團包圍烏(wu) 孜大殿,喊話要求投降。義(yi) 軍(jun) 們(men) 從(cong) 門縫裏窺視,見英軍(jun) 軍(jun) 官雜莎哈站在喇嘛上馬石台,向烏(wu) 孜殿喊話繳槍投降,殿內(nei) 藏軍(jun) 頓時怒火衝(chong) 天。在工布兵阿達尼瑪紮西和奪多的率領下,打開烏(wu) 孜殿大門,飛刀衝(chong) 向敵群,頓時敵陣大亂(luan) 。工布兵善於(yu) 用大刀,片片大刀上下飛舞,殺得英軍(jun) 眼花瞭亂(luan) ,阿達尼瑪紮西一刀把英軍(jun) 軍(jun) 官雜莎哈砍死在地,自己也中彈犧牲。經過約兩(liang) 個(ge) 小時的拚殺廝打,藏軍(jun) 最終寡不敵眾(zhong) 撤離乃寧寺,乃寧寺失守,大院石板上血流成河。 

  乃寧寺被占領後,英軍(jun) 放火焚燒了大經堂,搶走了不少珍貴文物,使原本不濟的乃寧寺雪上加霜,舉(ju) 目所及凋零慘敗,剩下的幾百名僧人,又逝去了不少,若大的寺宇變得空曠寂寥。 

  抗英戰爭(zheng) 過後,十三世達賴喇嘛不忍心看著有千年曆史、經過寧瑪、噶當、格魯三個(ge) 教派,在西藏佛教史上,具有舉(ju) 足輕重地位的乃寧寺落入這番慘境,想恢複重建乃寧寺,經過一番思考後,在後藏調集了江孜、堆窮、旺旦、白朗、南木林等宗豀的民眾(zhong) ,在原乃寧寺南麵,另辟土地,建了新乃寧寺。   


乃寧寺舉(ju) 辦跳神活動。攝影:平措紮西

  由於(yu) 經費所限,原來佛堂二十柱,經堂四十五柱的五層經堂,現已縮成了佛堂二柱,經堂三十柱的三層經堂。如今遊覽新經堂,也能尋找到當時施工時開支拮據的痕跡,有些地方壁畫繪製簡單,場麵不完整,第三層佛堂幹脆就省了壁畫。乃寧寺目前完全有條件做些改善,可為(wei) 了尊重曆史,保持了原狀,這個(ge) 明智的做法,讓我們(men) 能夠看到曆史真跡。

  不管怎麽(me) 簡陋,縮小的經堂佛殿,讓人們(men) 有了精神的依存地。新寺蓋完後,僧人們(men) 在寺前小河刷洗劫後餘(yu) 生的佛像,據說,洗得河水都變成了黑色,那些經曆大火的佛像和佛塔等法器,在嶄新的佛堂尤為(wei) 顯眼,猶如那場災難的印記。 

  曆經劫難的乃寧寺,閃爍著不息不止的信仰之光,不僅(jin) 是宗教的信仰,更是抵禦外辱、守衛家園的堅定信念。(新利平台 特約通訊員/平措紮西) 

  本文節選自特約通訊員平措紮西的《滄桑風雨話乃寧》。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