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一次珍貴的采訪機會(hui) ,我有幸踏足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那片神秘土地的遼闊與(yu) 藏族文化的厚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在新疆伊犁昭蘇縣,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馬上項目的分賽場,當我得知參賽的青海省代表團運動員全部是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的牧民時,一種親(qin) 切感油然而生,仿佛與(yu) 這些來自遠方的騎手們(men) 瞬間熟絡起來。
圖為(wei) 青海省代表團對鏡頭展示必勝的信心(前排左四為(wei) 吾昂) 攝影:劉雅
頭頂盤著“英雄穗”,身著絢麗(li) 多彩的民族服飾,康巴漢子們(men) 腰間和脖子上綴著銀子、綠鬆石、瑪瑙等飾品,與(yu) 一匹匹編著馬鬃、紮著馬尾、身披華麗(li) 裝飾鈴鐺的玉樹馬共同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麵。據玉樹藏族自治州馬術協會(hui) 會(hui) 長吾昂介紹,此次參賽的15位運動員是經過了馬術協會(hui) 的層層選拔,進行了長時間嚴(yan) 格的技巧訓練,才能有這次機會(hui) 一展身手表演馬術。傳(chuan) 統馬術作為(wei) 玉樹州極具傳(chuan) 統特色的傳(chuan) 統體(ti) 育項目,種類繁多、難度迥異。其中跑馬射箭、槍術表演、跑馬拾哈達、跑馬懸體(ti) 等特色馬術表演,無不展現著康巴漢子的英勇與(yu) 瀟灑。
圖為(wei) 康巴馬術項目“跑馬懸體(ti) ” 攝影:達哇才讓
圖為(wei) 康巴馬術項目“康巴榮玖” 攝影:達哇才讓
在賽場上,每當馬術表演開始,觀眾(zhong) 們(men) 總是屏息凝視,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騎手們(men) 在飛奔的駿馬上完成一係列高難度動作。騎手們(men) 在奔馳的駿馬上,用腳尖緊勾馬蹬,上身後仰,懸掛於(yu) 坐騎側(ce) 麵,騎手頭部幾乎著地,但仍要保持平衡,騎手不可晃動或跌下馬。起身時,騎手雙臂打開長袖飛揚,從(cong) 左向右沿馬背大幅度擺動呈弧形,整個(ge) 人在飛奔的馬上隨風舒展,猶如雄鷹振翅盤旋。每當動作完成,現場總是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許多觀眾(zhong) 在觀看表演後表示,被騎手們(men) 的勇氣和技藝深深打動,也被藏族馬術這項傳(chuan) 統體(ti) 育項目的魅力所吸引。
圖為(wei) 青海省代表團在草原上獻歌《再唱山歌給黨(dang) 聽》 攝影:王培宇
青海代表團還有一個(ge) 感人的故事。五年前,隊員們(men) 在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賽場上,用《再唱山歌給黨(dang) 聽》這首歌表達了對黨(dang) 和祖國的無限熱愛與(yu) 感恩之情;如今,在新疆伊犁昭蘇這片美麗(li) 的土地上,他們(men) 再次以歌聲傳(chuan) 遞心聲。吾昂動情地說,所有的參賽隊員們(men) 都要求繼續唱這首歌,這歌聲穿越了時間的長河,回蕩在昭蘇的草原上。歌聲中,我們(men) 仿佛看到了五年前那激動人心的一幕:運動員們(men) 在內(nei) 蒙古到草原賽場上揮灑汗水,奮勇爭(zheng) 先;而今,他們(men) 再次站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用歌聲和行動,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風采與(yu) 力量。
圖為(wei) 康巴馬術項目“乘馬拋石” 攝影:達哇才讓
“此次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馬上項目在新疆伊犁昭蘇的成功舉(ju) 辦,無疑體(ti) 現了國家對少數民族體(ti) 育運動的重視和支持。”吾昂很激動。這不僅(jin) 是一場體(ti) 育盛會(hui) ,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在這裏,我們(men) 看到了各民族的團結與(yu) 和諧,看到了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化傳(chuan) 承和發展的堅定支持。
圖為(wei) 身著盛裝的青海省代表團運動員 攝影:楊眉笑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少年應有鴻鵠誌,當騎駿馬踏平川。康巴騎手們(men) ,正是這樣的青年,他們(men) 在賽場上的每一次飛躍,每一次挑戰,都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chuan) 承和發揚;他們(men) 用青春和熱血,在馬背上書(shu) 寫(xie) 著屬於(yu) 自己的傳(chuan) 奇,將藏族傳(chuan) 統馬術的風采展現給世界。(新利平台 記者/楊眉笑 實習(xi) 記者/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