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畔的青春集結
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黃河之水悠悠流淌,7月11日,一場別開生麵的生態研學之旅在青海省貴德縣開展。來自“港澳青年看祖國——百名香港青少年大美青海行”交流團的140餘(yu) 名青少年,帶著對祖國的無限憧憬與(yu) 好奇,踏上了探索黃河濕地的奇妙旅程,共同繪製了一幅青春與(yu) 生態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清晨的陽光灑在貴德縣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黃河水在這裏變得碧綠而清澈,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wei) 這群遠道而來的青年準備的一份見麵禮。青春的氣息與(yu) 黃河的壯闊交相輝映,香港青少年的臉上洋溢著激動與(yu) 期待。他們(men) 中既有對自然充滿好奇的少年,也有渴望深入了解祖國多元文化的青年學子,共同的目標是通過親(qin) 身體(ti) 驗,感受大美青海的生態魅力。
圖為(wei) 香港交流團青少年在貴德黃河少女雕塑前合影留念 攝影:桑吉
探索黃河濕地的奧秘
十時許,香港青少年交流團來到了貴德縣清清黃河觀景區。貴德,是黃河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眾(zhong) 多候鳥遷徙途中的“中轉站”。在青海省自然教育協會(hui) 老師的講解帶領下,香港青少年們(men) 分組沿著黃河岸緩緩前行,耳邊是鳥鳴蟲唱,眼前是碧波蕩漾。自然教育協會(hui) 的老師詳細介紹了濕地生態係統的重要性、保護現狀等,讓青少年們(men) 深刻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圖為(wei) 青海省自然教育協會(hui) 的老師給香港青少年講解黃河生態方麵的知識 攝影:桑吉
黃河濕地,作為(wei) 黃河流域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在維護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涵養(yang) 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汙染及調節氣候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jin) 是眾(zhong) 多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也是黃河水資源的重要賦存方式,對保障黃河健康生命具有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同所有第一次看到貴德地段黃河的人一樣,青少年們(men) 也被眼前黃河的碧波蕩漾所震驚。“這是我第一次親(qin) 眼看到黃河,如此的清澈見底,碧波蕩漾,跟我在網絡上看到的黃河完全不一樣。通過這個(ge) 能夠明白黃河生態保護的成果,也更使我明白了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責任。”一位香港青少年感慨地說。
“關(guan) 於(yu) 黃河的詩句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白《公無渡河》開篇‘黃河西來決(jue) 昆侖(lun) ,咆哮萬(wan) 裏觸龍門。’”來自香港裘錦秋中學(屯門)的梁銘君同學說:“來青海前,隻在書(shu) 本上了解過黃河,隻知道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流,並不知道黃河的壯麗(li) 。現在我親(qin) 眼看到黃河,感受到了黃河的偉(wei) 大。河道的流速很快,支流混濁的水並不會(hui) 與(yu) 主河道的水融為(wei) 一體(ti) ,而是有界線的,黃河的水十分清澈,有漸漸的青藍色,十分壯麗(li) 。這再一次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明白到讀萬(wan) 卷書(shu) 不如行萬(wan) 裏路的道理。”
近年來,我國在黃河濕地保護方麵取得了顯著成就。通過實施一係列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工程,黃河濕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在貴德縣,當地政府積極推進濕地保護與(yu) 恢複工作,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濕地麵積逐步擴大,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此外,我國還加強了濕地保護法律法規建設,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為(wei) 濕地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同時,各地也根據實際情況製定了相應的濕地保護規劃和政策措施,形成了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濕地保護格局。
圖為(wei) 香港青少年在黃河邊開展趣味活動 攝影:桑吉
青春與(yu) 生態共舞,未來可期
隨著夕陽西下,為(wei) 期一天的青海貴德研學活動圓滿落幕,但香港青年與(yu) 青海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他們(men) 不僅(jin) 領略了大自然的壯麗(li) 與(yu) 神奇,更在心中種下了生態保護的種子。未來,這顆種子將在他們(men) 的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成為(wei) 推動祖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青春與(yu) 生態共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men) 將見證更多香港青年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同守護這個(ge) 藍色星球的美麗(li) 與(yu) 和諧。
通過此次研學活動,香港青少年不僅(jin) 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更深刻認識到自己作為(wei) 未來社會(hui) 建設者的責任與(yu) 擔當。他們(men) 紛紛表示,將把在青海學到的生態保護知識帶回香港,向更多同齡人宣傳(chuan) 濕地保護的重要性,積極參與(yu) 到生態保護的實際行動中來。(新利平台 記者/桑吉 易文文 李泓慶 趙振宇)
圖為(wei) 香港青少年在黃河少女雕塑前拍照 攝影:桑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