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夏季轉場陸續開始 甘孜白玉牧民踏上“最美轉場路”

發布時間: 2024-07-14 11:05:00 來源: 新利平台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昌台片區,牧民們(men) 每年都要經曆一次重要的遷徙活動。隨著季節的變換,犛牛等牲畜需要從(cong) 冬季牧場遷徙至夏季牧場,以確保它們(men) 有足夠的食物和水源。這一傳(chuan) 統遷徙活動不僅(jin) 體(ti) 現了牧民們(men) 對自然的敬畏和適應,也承載著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和民族精神。


圖為(wei) 阿察鎮阿察村牧民搬遷航拍   攝影:澤村多吉

  昌台草原的7月,進入夏季,白玉縣阿察鎮阿察村的牧民們(men) 便開始轉移牧場,從(cong) 冬季牧場日通草原轉移到夏季牧場石門科草原,每一次轉場都是一次大遷徙,氣勢磅礴壯觀。四郎彭措一家也開始了今年的轉場工作,沿著冬季牧場到夏季牧場的牧道,四郎彭措和表弟仁真巴登兩(liang) 位牧人騎著兩(liang) 匹駿馬,趕著一群犛牛有序地進行著轉場。


圖為(wei) 昌台犛牛 攝影:楊森

  早晨天剛蒙蒙亮,他們(men) 就準備出發了,一家人把生活必需品黑帳篷,火爐,鍋碗瓢盆,被褥及酥油糌粑等物資打包裝車,由家人先駕駛拖拉機把所有物資運送到夏季遠牧點,四郎彭措則和他的侄兒(er) 騎馬趕牛出發。冬季牧場到夏季牧場距離60公裏,他們(men) 經過9個(ge) 小時的遷徙,終於(yu) 在下午3點到達夏季牧場。此時他的家人也在鄰居的幫助下搭好了帳篷,煮好了酥油茶等待著他們(men) 。到了夏季牧場,犛牛們(men) 也迫不及待奔向了肥美的水草,四郎彭措和他的侄兒(er) 也終於(yu) 可以卸下滿身的疲憊,品嚐家人們(men) 準備好的美食。夏季牧場正是一年當中最美的季節,草原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多日不見的好友也帶著自己的家人早一步駐紮在此地,四郎彭措說道:“夏季放牧,轉場雖然辛苦,但也是一年中難得的閑暇時光。夏季水草肥美,犛牛們(men) 有充足的食物,來到夏季牧場放牧的牧民也有更多的活動時間,賽馬、唱歌、跳鍋莊舞是我最喜歡的活動。”


圖為(wei) 騎馬趕牛的牧民  攝影:澤村多吉


圖為(wei) 騎馬趕牛的牧民  攝影:澤村多吉


圖為(wei) 阿察鎮阿察村牧民紮帳篷 攝影:澤村多吉


圖為(wei) 阿察鎮阿察村牧民日常生活 攝影:澤村多吉

  牧民們(men) 身著色彩斑斕的民族服飾,腳踏著這片養(yang) 育了世世代代的土地,用歌聲與(yu) 舞蹈表達對生活的熱愛與(yu) 感激。隨著歌聲的漸漸高昂,舞蹈也隨之而起,大家紛紛踏著歡快的節奏,跳起了鍋莊舞蹈。他們(men) 的動作粗獷而不失細膩,熱情奔放而又充滿力量,每一個(ge) 轉身、每一個(ge) 跳躍都仿佛在訴說著草原的故事,傳(chuan) 遞著藏族人民的堅韌與(yu) 樂(le) 觀。 

  牧民遷徙是白玉縣昌台片區的一項傳(chuan) 統活動,承載著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和民族精神。通過遷徙活動,牧民們(men) 能夠更好地傳(chuan) 承和發揚自己的文化傳(chuan) 統。同時遷徙活動也有助於(yu) 實現草畜平衡和生態可持續發展,通過合理利用不同季節的草場資源,牧民們(men) 能夠保護草原生態係統免受過度放牧的破壞。(新利平台 白玉融媒供稿 記者/夏露 澤村多吉 楊森 德呷)


圖為(wei) 騎馬趕牛的牧民  攝影:澤村多吉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