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阿裏:門士的葡萄熟了

發布時間: 2024-08-07 15:04:00 來源: 新利平台

  “大家靠近一點,仔細瞧我栽種的手法,葡萄株距差不多1至1.5米,估摸著青稞成熟時的長度,還要定期清除雜草和殘留物……”濕悶的陽光棚中,西藏阿裏邊境管理支隊門士邊境派出所的民警正在給門士村的村民示範栽種葡萄樹的技巧。


圖為(wei) 門士邊境派出所的陽光房

  派出所駐地海拔4300多米,由於(yu) 轄區條件惡劣,植物難以生長,水果蔬菜長年依靠從(cong) 其它省份進口,成本極高,對於(yu) 阿裏人來說,能吃到新鮮的果蔬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奢侈。

  派出所的陽光房裏,共有三株葡萄樹,從(cong) 2016年首次種下去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年。“其實最開始,我們(men) 對三株葡萄樹的生長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特別是因為(wei) 這裏氣候條件的特殊性,葡萄樹存活到結出果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派出所副所長魚鵬程說。

  幾年前,還是民警的魚鵬程成為(wei) 第一批兼職種植員,每天到陽光房“打卡”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葡萄的栽培技術》《高效栽培與(yu) 病蟲害防治》……辦公桌上擺滿了關(guan) 於(yu) 栽培技術的書(shu) 籍,翻開一看,書(shu) 上紅藍筆交叉畫滿了重點,“修剪、‌疏梢、‌摘心,以調節生長和結果之間的矛盾,‌控製頂端優(you) 勢,‌減少無效消耗……”摸石頭過河,魚鵬程帶領民警反複試種。

  麵對不利的自然因素,派出所民警不斷實驗,通過使用羊糞、牛糞等天然有機肥混合發酵,改善土壤質量,在大棚入口內(nei) 外增設簡易圍擋,提前蓋好保溫被,室內(nei) 通過生火的方式來給大棚增加溫度,在保溫被與(yu) 棚膜間加墊一層氣泡膜,提高保溫能力。


民警在為(wei) 葡萄藤修剪疏梢

  “葡萄從(cong) 栽苗到長大再到結果,前前後後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從(cong) 最初零散的幾顆果實,到現在的碩果累累,年產(chan) 量達300多斤,這個(ge) 過程很漫長,也很考驗我們(men) 的耐心,經過全所民警精心的培育和管理,現在每年六、七月份就能吃到新鮮的葡萄,有時候我們(men) 會(hui) 送給轄區老人,讓她們(men) 也嚐嚐高原上的新鮮無公害水果!”時值今年葡萄結果,看著掛在陽光房頂上滿棚的葡萄,副所長魚鵬程欣慰地說。

  “門士的葡萄熟了”,派出所的種植技術在門士鄉(xiang) 遠近聞名,吸引了不少前來見學的群眾(zhong) 。

  在派出所參觀的村民索朗曲培好奇得很,不明白在高原荒漠裏怎能長出如此甜脆的葡萄?

  “葡萄在這裏活得成?”群眾(zhong) 索朗曲培迫不及待走進陽光房。

  “我們(men) 能在這裏紮根,那它也可以。”麵對群眾(zhong) 的疑問,副所長魚鵬程自信地回答到。

  33歲的索朗曲培是噶爾縣門士鄉(xiang) 索多四組土生土長的村民,以放牧為(wei) 生“我阿媽吃了你們(men) 送來的葡萄,口感跟蜜一樣甜,我想來向你們(men) 學習(xi) 種植經驗,以後除了養(yang) 犛牛,還可以種新鮮葡萄賣。”他笑著說。 

  “達吉格拉(達吉大叔),前些天下了場大雪,我們(men) 來看看您家的葡萄還好嗎,要選擇輕型、防雨、保溫效果好的棉被,以免雨雪凍融交替時,因棉被重量加大而損害架子。”該所社區民警每每入戶走訪時,都會(hui) 去群眾(zhong) 家裏看看葡萄種植情況,有時群眾(zhong) 到所裏辦事也會(hui) 向民警請教剪枝、育苗等種植技術。

  自種植葡萄以來,門士邊境派出所共指導群眾(zhong) 種植果蔬20次,贈送千餘(yu) 斤果蔬給群眾(zhong) ,為(wei) 群眾(zhong) 增收上萬(wan) 元。(新利平台 通訊員/羅發燕)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