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藏族畫家尼瑪澤仁開一代新派,多年來持續在新派藏畫的領域伏身創作,將表達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反映時代特色的新藏畫帶向了國際。近日,法國巴黎奧運會(hui) 落下帷幕,中法之間的藝術交流卻持續深入。
為(wei) 此,新利平台專(zhuan) 訪尼瑪澤仁。現將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圖為(wei) 尼瑪澤仁接受新利平台專(zhuan) 訪 攝影:陳浩力
記者:時隔一年再次采訪您,剛好是奧運年,今年您的創作情況如何,有什麽(me) 新交流和新變化嗎?
尼瑪澤仁:這一年有了新的發展。一方麵,今年的奧運會(hui) 是在法國巴黎舉(ju) 辦,而每次奧運會(hui) 不僅(jin) 是競技項目的交流,也有藝術方麵的交流。前不久,“共築和平——2024奧林匹克美術大會(hui) ”在法國巴黎舉(ju) 辦,受到主辦方邀請後,我特地創作了《攀越珠峰》這幅畫送過去,展出後廣受好評。
這幅畫的寓意,正如我國的運動健兒(er) 們(men) 一次次占領競技的高峰,像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挑戰極限,所以珠峰精神可以很好地代表中國人堅毅的性格。同時喜馬拉雅山也是世界上熱愛運動的人們(men) 的向往,把珠峰“帶到”巴黎,也表達了我們(men) 對和平的共同願望。
圖為(wei) 尼瑪澤仁的畫作《攀越珠峰》 攝影:陳浩力
另一方麵,今年是中法兩(liang) 國建交60周年,有關(guan) 方麵也計劃在盧浮宮舉(ju) 辦展覽。為(wei) 此我創作選出了《攀越珠峰》《喜馬拉雅的金字塔岡(gang) 底斯神山》《天上的西藏布達拉宮》《九寨水韻》這四幅具有代表性的畫作,準備到盧浮宮參加展覽。
第一幅畫的內(nei) 容是喜馬拉雅山,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人們(men) 向往和征服它的過程,也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的過程。第二幅畫的內(nei) 容是岡(gang) 底斯神山,它是喜馬拉雅群山中的“金字塔”,是被人們(men) 賦予大量精神和信仰追求的山峰,凝聚著人們(men) 的精神向往。第三幅畫的內(nei) 容是布達拉宮,它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宮堡建築,曆史悠久而雄偉(wei) 燦爛。第四幅畫的內(nei) 容是九寨溝,那裏清澈絕美的水係是對自然生態最好的保護,也受到世界公認。這就構成了我的四幅展覽畫作。
圖為(wei) 尼瑪澤仁即將帶往法國的四幅展覽畫作,從(cong) 左到右分別是《喜馬拉雅的金字塔岡(gang) 底斯神山》《天上的西藏布達拉宮》《九寨水韻》《攀越珠峰》 攝影:陳浩力
記者:這四幅赴法展覽的作品都是寫(xie) 意山水畫,記得您提到過,以前到國外展出時,外國人對中國繪畫的接受程度不一,您認為(wei) 這次畫作的展出效果會(hui) 有什麽(me) 不同嗎?
尼瑪澤仁:如果看到這幾幅畫,肯定會(hui) 感覺跟其他山水畫不一樣,因為(wei) 我運用了豔麗(li) 的色彩去形成強烈的對比。我想通過這樣的色彩,有別於(yu) 江南的秀麗(li) ,展現出雪域高原獨特的山水。這裏麵飽含著熱情,山體(ti) 會(hui) 衝(chong) 擊你的視野,會(hui) 打動你的心靈,給予你靈魂上的震撼。
我感覺對外傳(chuan) 播西藏,就要傳(chuan) 播其中最重要、最頂級的存在,給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傳(chuan) 播燦爛的藏族文化、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人文精神與(yu) 自然環境的極致融合……
如果看過我的畫展,就能看到很多畫作都有藏族人民露出幸福燦爛的微笑。這是他們(men) 發自內(nei) 心的微笑,透露著深層次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源於(yu) 我們(men) 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所以我作為(wei) 一個(ge) 藏族畫家,要用畫筆把這種感覺、精神和追求描繪表現出來。
圖為(wei) 尼瑪澤仁繪畫時使用的顏料盤 攝影:陳浩力
外國朋友很喜歡工筆重彩的畫作,因為(wei) 有色彩。但中國繪畫博大精深,我們(men) 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寫(xie) 意繪畫是世界之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們(men) 也在逐步接受中國的水墨繪畫。
這次“共築和平——2024奧林匹克美術大會(hui) ”的展覽,就有許多中國的寫(xie) 意繪畫麵向世界進行展示。中國畫正以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麵前。所以我感覺展出的效果會(hui) 更好。
圖為(wei) 尼瑪澤仁正在繪畫 攝影:陳浩力
記者: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從(cong) 兩(liang) 國文化藝術交流的角度,您能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嗎?
尼瑪澤仁:法國我去過很多次,盧浮宮是所有畫家的向往之地。那裏集中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但想要進入盧浮宮展出並不容易。
每次到盧浮宮我都感慨萬(wan) 千,因為(wei) 蒙娜麗(li) 莎永遠掛在那個(ge) 地方,怎麽(me) 看也看不夠,名畫一直在它應有的固定位置,這是盧浮宮的偉(wei) 大,也是法國人民的藝術貢獻。
我們(men) 的畫家到國外辦展覽都需要一定的經費等力量支撐,這方麵其實離不開國家政府的支持與(yu) 付出。我們(men) 精美的畫作隻在國內(nei) 出版是不夠的,要想走向國際,就要把畫冊(ce) 設計得更加精美,宣傳(chuan) 刊物要更加有力,外國朋友才喜歡買(mai) 來放在家裏慢慢翻看,這是我的真切體(ti) 會(hui) 。
中法建交這麽(me) 多年,文化藝術的交流是兩(liang) 國人民的正常需求。畫家都有愛國之心,所以願意拿自己最好的作品走出國門,宣傳(chuan) 自己的國家。但宣傳(chuan)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依舊任重道遠,這是我們(men) 世世代代要做的一件事情。(新利平台 記者/王妍丹 陳浩力 王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