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在“非遺大縣”四川德格 盡享非遺文化“盛宴”

發布時間: 2024-08-25 19:54: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南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端的德格縣,擁有90項世界級、國家級和省、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州級及以上非遺傳(chuan) 承人267人,被稱為(wei) “非遺大縣”。8月25日,首屆嶺·格薩爾王音樂(le) 季係列活動在德格拉開帷幕,國際非遺探索之旅、非遺文化展等活動同步開展,讓嘉賓和遊客在“非遺大縣”德格盡享非遺文化“盛宴”。


圖為(wei)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此次非遺展示活動,將展覽展銷和體(ti) 驗實踐有機融合,讓非遺貼近群眾(zhong) 生活,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文旅融合,深化文明交流。

  在康巴文化博覽中心,神奇康巴(噶瑪嘎孜唐卡館)、魅力康巴(非遺館)、智勇康巴(格薩爾館)、多彩康巴(民俗館)等4個(ge) 展館集中展示諸多非遺項目作品中的精品。

  
麥宿土陶

  記者在神奇康巴(噶瑪嘎孜唐卡館)內(nei) 看到,一幅幅精美的唐卡作品懸掛在展廳中央,色彩斑斕、線條流暢。遊客們(men) 駐足打卡,流連忘返。而在“魅力康巴”(非遺館)內(nei) ,青稞酒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麥宿土陶也以質樸的色彩、粗糙而又不失細膩的紋理,讓人感受大自然的饋贈與(yu) 匠人的智慧。


圖為(wei) 傳(chuan) 統手工藏紙

  在康巴文都五行展館,50名省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傳(chuan) 承人現場展示藏族金屬鍛造金銀掐絲(si)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麥宿木雕傳(chuan) 統製作技藝、傳(chuan) 統手工藏紙製作技藝、欽樂(le) 利馬銅、堆繡唐卡和噶瑪嘎孜畫派唐卡等17項非遺項目。


圖為(wei) 非遺傳(chuan) 承人技藝交流

  在這裏,遊客們(men) 近距離觀察藏紙的製作流程,從(cong) 原材料的選取到紙張的成型,每一個(ge) 環節都體(ti) 現著傳(chuan) 統工藝的嚴(yan) 謹與(yu) 精細;在藏族金屬鍛造區域,工匠們(men) 專(zhuan) 注地敲打,一件件精美的金屬製品在他們(men) 手中逐漸成形,展現出高超的技藝水平;在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展示處,古老的雕版和印刷工具吸引著眾(zhong) 多遊客一探究竟,大家紛紛駐足,感受這一古老技藝的獨特魅力……這些非遺項目的精彩展示,不僅(jin) 展示出德格縣非遺文化的豐(feng) 富性和多樣性,也為(wei) 遊客提供了一個(ge) 了解康巴傳(chuan) 統文化的平台。


圖為(wei)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德格這場非遺文化展活動,讓我深感震撼。”來自北京的遊客張女士說,以前隻是聽說過這些非遺項目,如今能夠親(qin) 眼看到它們(men) 的製作過程和成品展示,實在是太難得了,“今天,我真正領略到了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德格的非遺文化。”


圖為(wei) “鏡頭下的德格故事”主題攝影展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還創新性地采用了“非遺+直播”的方式,通過線上平台向全球觀眾(zhong) 展示德格的非遺文化。非遺傳(chuan) 承人們(men) 紛紛化身主播,用鏡頭記錄下自己製作技藝的每一個(ge) 細節,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著非遺背後的故事。這種新穎的傳(chuan) 播方式不僅(jin) 打破了地域限製,讓更多人能夠近距離接觸和了解德格的非遺文化,也為(wei) 非遺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此次活動將持續至26日,期間,還配套舉(ju) 行了“鏡頭下的德格故事”主題攝影展。


圖為(wei) 俯瞰德格

  德格縣文化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場非遺盛宴不僅(jin) 讓非遺更加貼近群眾(zhong) 生活,也有效推動了全縣非遺傳(chuan) 承和保護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德格的非遺將在更多人的關(guan) 注和參與(yu) 下煥發出更加絢麗(li) 的光彩。(新利平台 供稿/德格縣委宣傳(chuan) 部)

(責編: 龍真多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