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雪域邊關紅旗飄】邊境警民魚水情深 繪就警民好“楓”景

發布時間: 2024-08-28 15:39: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拉康鎮,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洛紮縣東(dong) 南部的邊境小鎮,國道G219穿其而過,藏傳(chuan) 佛教寧瑪派著名寺院卡久寺坐落於(yu) 此。因其舒適的自然環境、悠久的人文曆史、便捷的交通條件,拉康鎮被網友譽為(wei) G219國道上的美麗(li) “仙境”。走在拉康鎮的街道上,兩(liang) 位小朋友遠遠地向迎麵走來的拉康邊境派出所民警敬了一個(ge) 禮,在他們(men) 心中,移民管理警察是一個(ge) 無所不能的存在。

  
圖為(wei) 拉康鎮兒(er) 童向移民管理警察敬禮 攝影:趙振宇

  “先有拉康鎮,後有洛紮縣”,這是在拉康當地老百姓中流傳(chuan) 著的一句話。由於(yu) 拉康鎮相對較好的各項條件,居住在拉康這座小鎮上的人口已逐漸達3000餘(yu) 人。“460平方公裏的轄區,5個(ge) 行政村(社區)的管理,2個(ge) 宗教場所的文物保護,1個(ge) 邊境山口的定點執勤。”麵對更大的轄區麵積,更多的人口管理,地方和邊境派出所雙重的職責任務,所長王馳順與(yu) 全體(ti) 民警一起拉近了警民關(guan) 係,守好了邊防一線,繪就了邊境警民好“楓”景。

  不會(hui) “推銷”的民警不是“好”民警

  “16個(ge) 溫室大棚,16頭藏香豬,176棵果樹。”在拉康鎮民間社區的多丹種養(yang) 殖銷售農(nong) 牧合作社裏,拉康邊境派出所副所長舒偉(wei) 桃如數家珍地介紹著這裏的情況。

  這個(ge) 合作社的主人名叫阿旺,是土生土長的拉康鎮人。阿旺靦腆,不喜多言,依靠勤勞肯幹,在當地種植蔬菜水果小有規模,但銷路的不暢也困擾著阿旺。與(yu) 阿旺有著同樣苦惱的還有當地采摘鬆茸的村民,再好的農(nong) 產(chan) 品沒有暢通的銷售渠道也無法增收致富。


圖為(wei) 拉康鎮邊境派出所民警向阿旺了解近期大棚果蔬長勢 攝影:趙振宇

  “每碰到一個(ge) 遊客,我們(men) 就會(hui) 隨口向他們(men) 推薦一次當地的鬆茸;每有一個(ge) 新工程公司入駐,我們(men) 就會(hui) 帶他們(men) 來阿旺的棚裏看一看新鮮的水果蔬菜。”在拉康鎮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與(yu) 幫助下,拉康邊境派出所的每一位民警都是一位優(you) 秀的“推銷員”,依托派出所自身的信息優(you) 勢和日常巡邏本職,盡可能幫助阿旺和當地村民打通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的最後一公裏路。

  “每一個(ge) 工程公司裏吃的基本上都是阿旺大棚裏低於(yu) 市場價(jia) 的蔬菜,每一位來拉康的遊客都能夠買(mai) 到新鮮野生的鬆茸。”在這裏,每一位拉康邊境派出所的民警身上仿佛都有著無盡的幹勁兒(er) ,在興(xing) 邊富民的工作中發揮著自己的力量,讓鄉(xiang) 村更富,讓民心更暖。


圖為(wei) 阿旺向民警贈送采摘來的新鮮蔬菜 攝影:趙振宇

  警民同心讓“雙擁之花”在寺院盛開

  “永遠不要把自己想成‘管理者’,我們(men) 就是為(wei) 寺院僧人和外來遊客服務的人。”拉康邊境派出所轄區內(nei) 的卡久寺遠近聞名,吸引著大量遊客和信教群眾(zhong) 前來參觀和朝拜。

  唐熙是負責拉康邊境派出所卡久寺的一名寺院聯係民警,在寺院的每一個(ge) 角落都有僧人熱情地和他打招呼;每進一間佛殿,唐熙都會(hui) 把頭上的帽子摘下拿在手上,表示對僧人和信教群眾(zhong) 信仰的尊重。

  “唐熙這個(ge) 人非常好,溝通起來非常順暢,工作起來也完全沒有一點架子,我們(men) 都願意和他做朋友。”曲紮是卡久寺的年輕僧人,與(yu) 唐熙見麵便又一次敦促他抓緊學習(xi) 藏語,也同時為(wei) 老朋友端上了一杯寺院自製的酥油茶。曲紮向記者介紹,唐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隨和,寺院中有各種事情他都會(hui) 主動幫忙,遇到宗教活動信教群眾(zhong) 比較多需要維持秩序時,唐熙都先會(hui) 向僧人詢問這樣做合不合適。唐熙在工作中的一個(ge) 個(ge) 小細節僧人們(men) 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相互的尊重讓他們(men) 很快成為(wei) 朋友。


圖為(wei) 民警唐熙在卡久寺幫助僧人曲紮打理院中花卉 攝影:趙振宇

  白瑪是卡久寺裏的一名僧人,一年青稞收獲之時,白瑪主動找到唐熙尋求幫助。白瑪是拉康鎮人,家中僅(jin) 剩年邁的奶奶和弟弟,一片不大不小的青稞地成為(wei) 了白瑪那年夏天的煩惱。唐熙得知白瑪家中人手不夠時,主動與(yu) 所裏的幾位民警一起,幫助白瑪收割家裏的青稞。

  作為(wei) 寺院聯係民警,唐熙守護著這裏1300多件各類文物的安全以及日常消防火災等隱患的防範,負責遊客的日常管理等工作,在寺院下方的小房子裏默默守護這裏。唐熙對卡久寺的文物和曆史都非常了解,他說這不僅(jin) 僅(jin) 是一份工作,更是信賴和保障。拉康邊境派出所民警用實際行動澆灌警民“團結之花”,讓“雙擁之花”在卡久寺盛開。

  兩(liang) 代人一件事衛國戍邊在拉康延續

  “2019年公安邊防部隊改製時,我可以選擇的口岸有很多,但我隻有一個(ge) 想法,就是來西藏。”從(cong) 江蘇邊防到西藏邊防,拉康邊境派出所民警趙基業(ye) 在職業(ye) 的十字路口選擇了最難走的那條路,來到了環境完全不同且更加艱苦的西藏。

  圖為(wei) 民警趙基業(ye) (左)與(yu) 林路遙(右),門前的“戍邊衛民”石從(cong) 派出所院中溫室建設時挖出,因其形狀與(yu) “心”形相似,被擺在派出所門前。攝影:趙振宇

  “我們(men) 所裏有一個(ge) 邊境執勤點叫做民久瑪執勤點,那裏海拔4900米,距鎮上車程接近3個(ge) 小時,每一名民警都要輪流在民久瑪執勤1個(ge) 月,每日在邊境線上進行巡邏。”民久瑪執勤點被稱作“山口”,那裏常年積雪、氣候惡劣,趙基業(ye) 經曆了民久瑪執勤點從(cong) 帳篷到板房再到如今磚房的巨大改變。

  民久瑪執勤點有多冷?趙基業(ye) 說他在那裏見過深的積雪達一米多厚,常常是一夜之間,執勤點上的板房就被大雪壓垮,隻能在當地老百姓家借宿直到有條件重新修繕。“就算是四五月份的時候,一場大雪過後,中午看著是大太陽,我們(men) 頭是暖的,腳永遠是冰冷的。”趙基業(ye) 說執勤點沒水沒電沒信號的日子他們(men) 都熬過來了,現在執勤點的生活可以說已經極大改善。

  趙基業(ye) 的父親(qin) 是一位邊檢老兵,曾在首都機場邊檢服役,他說從(cong) 小就從(cong) 父親(qin) 講的故事中得知喜馬拉雅山脈等西藏各地,如今自己就站在這片土地上,兩(liang) 代人共同從(cong) 事著同樣的工作。

圖為(wei) 拉康邊境派出所民警在邊境巡邏 圖由林路遙提供

  走在拉康鎮的街道上,拉康的繁榮程度絕不會(hui) 讓你覺得這裏是一處邊境小鎮,拉康人民自帶溫度的熱情笑臉絕不會(hui) 讓你在這裏感到陌生。一次次共話家常事,一次次相互的尊重與(yu) 幫助,一次次看似舉(ju) 手之勞但是暖人心的故事,在邊境小鎮拉康,我們(men) 看到移民管理警察用實際行動詮釋警民魚水深情,看到移民管理警察與(yu) 當地群眾(zhong) 從(cong) “水”到“心”的融入。(新利平台 記者/趙振宇 實習(xi) 記者/馮(feng) 重霖)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