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3-7月蟲草采挖,7-8月鬆茸上市,最忙碌的季節轄區人口要比常住人口翻一番左右。”西藏自治區米林市臥龍鎮,林芝林下經濟發展重鎮,同時也是邊境小鎮。每到蟲草、鬆茸采摘季,臥龍邊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也進入了一年中最幸福的“收獲季”。
圖為(wei) 在蟲草采挖季臥龍邊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開展巡查
“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到哪裏,我們(men) 就服務到哪裏。”臥龍邊境派出所副所長譚凡很自豪地向記者講述邊境派出所的“收獲”。
“以前每到蟲草采挖季,采挖群眾(zhong) 總會(hui) 在山上發生一些爭(zheng) 執和矛盾,總會(hui) 有群眾(zhong) 來到臥龍無證采挖。我們(men) 通過數年來的法律宣傳(chuan) 和引導,近年來這些事情越來越少。”臥龍鎮是林芝最主要的蟲草產(chan) 區,這裏村落多且分散,臥龍邊境派出所便將警務室設在蟲草采挖的山上,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作業(ye) 保駕護航。
圖為(wei) 移動警務室民警開展走訪
“當時的海拔是4800米,一名采挖蟲草的群眾(zhong) 突然來到執勤點向我們(men) 尋求幫助,有位老人突發疾病,那裏沒水沒電沒信號,我們(men) 隻能通過衛星電話第一時間與(yu) 所裏聯係,幫助患病群眾(zhong) 轉移下山,送到醫院。”龍俊吉是臥龍邊境派出所年齡最小的民警,已在臥龍邊境派出所工作7年,他說工作雖然累但很快樂(le) ,在這裏能看到當地群眾(zhong) 的點點生活變化,能感受到自己付出後的收獲與(yu) 滿足。
“有一次我去執行外出任務,突然間前方車子的輪胎就開始著火了,當我還在著急去尋找滅火器時,轄區裏的沿街商戶已經端著水盆和滅火器衝(chong) 了出來,那一刻我真的眼裏泛著淚光。”丹增永鋒在臥龍邊境派出所負責戶籍管理,日常工作中的他總喜歡為(wei) 轄區群眾(zhong) “順便”做點事情:在山上的執勤點執勤時,會(hui) “順便”為(wei) 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證件;在轄區商店買(mai) 東(dong) 西時,會(hui) “順便”為(wei) 外來群眾(zhong) 辦理暫住證件;在為(wei) 數不多的外出機會(hui) 中,會(hui) “順便”為(wei) 沿線群眾(zhong) 送去辦理好的證件。這些嘴中一件件的“順便”小事,都將老百姓裝在了心上,老百姓也將移民管理警察記在了心裏。
圖為(wei) 移民管理警察丹增永鋒正在辦理窗口業(ye) 務 攝影:趙振宇
“很多時候我們(men) 的自接警要比110轉進來的警情還要多。群眾(zhong) 家裏的牛丟(diu) 了,移民管理警察們(men) 徹夜找牛;誰家家裏鬧矛盾了,第一個(ge) 想到的也是移民管理警察;村民們(men) 在山上遇到困難了,直接就可以撥通我們(men) 移民管理警察的電話。”臥龍邊境派出所三級警長袁思健說。在臥龍鎮群眾(zhong) 的心裏,移民管理警察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樣熟悉,有困難隨時可以打通他們(men) 的手機號碼,村裏誰家有喜事兒(er) 發生了,移民管理警察也是必須邀請的嘉賓。
圖為(wei) 受訪的臥龍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 攝影:趙振宇
“每周一次入戶走訪,每月一次法治大講堂,每季度一次法律谘詢,每年一次經驗總結。”這是臥龍邊境派出所“四個(ge) 一”的工作製度,它像一棵樹苗牢牢紮根在臥龍邊境派出所每一位移民管理警察的心裏,也像一顆種子灑在了臥龍鎮的廣袤大地上,不僅(jin) 讓警民團結一家親(qin) ,更讓這裏年年有“收獲”。(新利平台 記者/趙振宇 實習(xi) 記者/馮(feng) 重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