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邊境山穀裏的“金葉子”

——茶產業成為墨脫縣助力鄉村全麵振興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發布時間: 2024-09-03 10:16: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8月28日,2024年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hui) 邊銷茶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工作會(hui) 議在西藏林芝市召開。8月30日,“十年墨脫茶·興(xing) 邊致富路”墨脫茶葉品牌推介會(hui) 在墨脫縣召開。邊境山穀裏的“金葉子”——墨脫茶業(ye) 積極融入西藏產(chan) 業(ye) 發展大局,成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支柱產(chan) 業(ye) 。

  墨脫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雅魯藏布江下遊、北緯29°的黃金產(chan) 茶帶,平均海拔1200米,年均氣溫18.4℃,年均降雨量超過2300毫米,具有“一日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氣候特征,擁有種植茶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ou) 勢和氣候條件。據悉,墨脫縣始終將茶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支柱產(chan) 業(ye) ,形成了“優(you) 勢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敗在茶”的一致共識,並積極探索推行茶園綠色有機化管理,加快有機茶園認證和有機產(chan) 品認證步伐,製定並發布茶葉領域團體(ti) 新技術標準18項,茶葉有機認證麵積達2500畝(mu) 。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高山有機茶園103個(ge) ,總麵積達1.9萬(wan) 畝(mu) ,累計帶動群眾(zhong) 實現增收超5000萬(wan) 元。今年以來,全縣累計采摘茶青58萬(wan) 餘(yu) 斤,茶青收入突破1300萬(wan) 元,創曆史新高。茶葉已成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在2024年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hui) 邊銷茶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工作會(hui) 議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hui) 會(hui) 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王慶在致辭中表示,墨脫茶業(ye) 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曆了漫長且艱辛的曆程。目前,墨脫茶業(ye) 已經成為(wei) 了墨脫經濟發展的支柱產(chan) 業(ye) ,為(wei) 當地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圖為(wei) 與(yu) 會(hui) 人員參觀茶廠


圖為(wei) 墨脫茶田

  在“十年墨脫茶·興(xing) 邊致富路”墨脫茶葉品牌推介會(hui) 上,墨脫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縣政府常務副縣長葉水劍表示,近年來,墨脫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和區位優(you) 勢,打出生態牌、走穩綠色路,在茶產(chan) 業(ye) 謀篇布局、高標準茶園建設、名企名牌培育、營商環境優(you) 化、茶旅融合發展上狠下功夫,著力推動茶產(chan) 業(ye) 向規模化、集約化、特色化轉型發展,不斷夯實茶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提升市場競爭(zheng) 力。


圖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采茶

  推介會(hui) 上,西藏唯一一家錄入全國邊銷茶企業(ye) 名錄的企業(ye) ——林芝墨脫茶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達娃表示,作為(wei) 墨脫縣乃至西藏自治區內(nei) 首屈一指的茶葉企業(ye) ,我們(men) 肩負著推動當地茶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使命。”該公司從(cong) 第一次投入3000餘(yu) 萬(wan) 開始買(mai) 地建廠至今,已累計向墨脫茶產(chan) 業(ye) 投入資金超2億(yi) 元,並直接向當地百姓支付茶青款項超過4000萬(wan) 元,真正實現了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機結合。公司秉承“精準施策、合力攻堅”的原則,助力126戶50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功脫貧,引導2011戶8244名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茶葉種植等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墨脫縣31個(ge) 村莊的8600餘(yu) 名村民提供了幫扶就業(ye) 機會(hui) ,推動了1386戶6222人次的轉移就業(ye) ,同時,吸納西藏籍大學生就業(ye) 80餘(yu) 人次,為(wei) 推動墨脫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真正將一片小樹葉變成了百姓致富的“金葉子”。(新利平台 記者/德吉卓瑪)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