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9月25日,“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暨那曲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在拉薩召開。
圖為(wei) 發布會(hui) 現場 攝影:德吉卓瑪
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了解到,新中國成立75年以來,那曲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1990年的2.95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216.88億(yi) 元;固定資產(chan) 投資總額從(cong) 1990年的0.3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95.08億(yi) 元;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從(cong) 1990年的6446.83萬(wan) 元增長到2023年的33.17億(yi) 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1990年的1755.06元增長到2023年的52277元;農(nong) 牧民人均純收入從(cong) 1990年的411.8元增長到2023年的18552元。
75年來,那曲市持續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以交通、能源、水利為(wei) 重點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公路、鐵路、油氣、光纜、電力、高速六條生命線構成的“天路廊道”穿境而過,截至2023年底,全市農(nong) 村公路通車裏程達29173.85公裏,縣(區)、鄉(xiang) (鎮)5G信號覆蓋率100%,群眾(zhong) 用電覆蓋率70.15%,實施農(nong) 村飲水工程13160處,實現了從(cong) 燭火到燈光的跨越,從(cong) 水桶到水管的新變化,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75年來,那曲市堅持把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大政績,盡心竭力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實現了從(cong) 凋敝落後、保障不全到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巨大變化。每年安排專(zhuan) 項資金實施民生實事項目,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累計組建“雙共”奮進隊1329支2萬(wan) 餘(yu) 人,實現就業(ye) 3939人、增收2693.3萬(wan) 元,有效創新了治理方式、增進了民生福祉、夯實了群眾(zhong) 基礎。191所高海拔學校供暖實現全覆蓋。那曲市藏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民族醫院,城鄉(xiang) 居民醫保參保率連續四年穩定在99%以上。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8%以上,落實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2.05億(yi) 元,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圖為(wei) 那曲市全景 攝影:楊加才讓
75年來,那曲市生態環境持續良好。那曲作為(wei) 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涵養(yang) 區,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始終堅持生態優(you) 先的發展之路,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實現了生態效應、社會(hui) 效應與(yu) 經濟效應相統一。通過大力實施生態項目,著力補齊生態短板,“十四五”期間,那曲共實施生態修複、環境基礎、江河源保護、國家公園創建等方麵生態文明建設項目124個(ge) ,累計投資32.7億(yi) 元。目前,那曲市自然保護地總麵積達33.12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自然保護地麵積的54.2%,環境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99%以上。全麵落實河湖長製、林長製,落實生態崗位8.79萬(wan) 個(ge) 、各類生態保護獎補資金17.71億(yi) 元,廣大群眾(zhong) 在生態保護中得到實惠。完成念青唐古拉山高寒草甸生態修複與(yu) 綜合治理,實施草原生態修複治理139.02萬(wan) 畝(mu) ,累計栽植各類樹木51.09萬(wan) 株,“無樹之城”成為(wei) 曆史。
75年來,通過各方的不懈努力,藏北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新利平台 記者/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