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國重要的邊疆民族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這裏低壓缺氧,氣候惡劣,工作學習(xi) 和生活條件艱苦。麵對如此嚴(yan) 酷的自然環境,西藏自治區林業(ye) 調查規劃研究院碳匯監測研究室副主任丁玉珂,已堅守了近16年。他的堅持和奉獻,如同雪域高原上的一抹綠色,為(wei) 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生機與(yu) 希望。
拉薩南北山綠化成效顯著,昔日荒山變綠林 受訪者供圖
自來到西藏求學時起,丁玉珂便將自己的青春與(yu) 熱血,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這片土地。他長期奮鬥在林草資源調查、造林綠化等一線工作中,以強烈的事業(ye) 心和責任感,展現了新時代務林人的精神風貌,為(wei) 西藏的生態文明建設和民族團結事業(ye) 作出了傑出貢獻。在服務西藏生態保護與(yu) 建設的道路上,他堅持務本立業(ye) 、精業(ye) 興(xing) 林,不斷提升業(ye) 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將實踐經驗轉化為(wei) 學術成果,廣泛應用於(yu) 實際工作中,為(wei) 提高西藏自治區國土綠化生態建設與(yu) 治理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後參與(yu) 了400餘(yu) 項西藏重大生態工程,尤其是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和綠色圍城工程中,他更是傾(qing) 注了全部的心血與(yu) 智慧,足跡踏遍千山。他深入調查研究,科學把脈問診,緊緊圍繞“在哪造、造什麽(me) 、怎麽(me) 造”三大問題,不斷深化南北山科學造林的規律性認識,開展拉薩南北山立地區劃、適生樹種和典型造林模式相關(guan) 方麵的基礎調查研究;常態化開展南北山綠化服務指導工作,解決(jue) 造林存在的苗木選擇不當、栽植不規範、管護不到位等突出問題;主動認領包保造林任務940畝(mu) ,與(yu) 造林施工人員共同研討提升造林水平措施,為(wei) 科學推進拉薩南北山綠化貢獻力量。
丁玉珂(中)現場檢查苗木質量 受訪者供圖
丁玉珂(右二)為(wei) 管護員現場示範苗木灌溉 受訪者供圖
丁玉珂以實際行動踐行和傳(chuan) 承“老西藏精神”,致力於(yu) 做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wei) 了提升各族群眾(zhong) 造林綠化的技術水平,他走進大山、奔向地頭,為(wei) 參與(yu) 南北山綠化的造林企業(ye) 、各族農(nong) 牧民務工人員提供了數百次現場技術指導服務,並開展了多次現場培訓和資料印發工作,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的造林綠化技術水平,為(wei) 農(nong) 牧民持續參與(yu) 南北山綠化建設、增加勞務收入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他還積極指導農(nong) 牧民育苗技術,倡導建立訂單式用苗機製,實現了南北山用苗保障和農(nong) 牧民增收的雙贏局麵。同時,他投身於(yu) 結對傳(chuan) 幫帶活動,通過結對幫扶的方式,幫助50餘(yu) 名各族同學和企事業(ye) 工作人員迅速克服求學障礙、掌握工作技能。還通過個(ge) 人捐資、聯係愛心企業(ye) 捐贈、申報落實造林項目等方式,解決(jue) 了幫扶戶、駐村地的生活實際問題,為(wei) 改善駐村地農(nong) 牧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圖為(wei) 丁玉珂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身份出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受訪者供圖
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在北京召開,丁玉珂因其卓越成就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稱號並出席大會(hui) 。以黨(dang) 中央、國務院名義(yi) 開展這一表彰,這在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是第一次。丁玉珂滿懷激動,全神貫注地聆聽了總書(shu) 記的講話。總書(shu) 記強調的“要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促進各地區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融為(wei) 一體(ti) ,紮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辦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不斷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他百感交集,深受觸動。
丁玉珂回顧了自己在西藏度過的近25年歲月,從(cong) 初入西藏求學到留下工作,這一程心路曆曆在目。他見證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見證了西藏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社會(hui) 氛圍,作為(wei) 林業(ye) 工作者及西藏自治區首批昌都市卡若區邦迪村駐村工作隊幹部,他走訪入戶、訪貧問苦,與(yu) 各族群眾(zhong) 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xi) ,風雨同舟,從(cong) 初到駐村地的陌生感,到離別時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自發用青稞酒、酥油茶和哈達表達不舍與(yu) 感激,每一次情感的交織都讓他感動得熱淚盈眶。
丁玉珂駐村時與(yu) 當地農(nong) 牧民開展造林的場景 受訪者供圖
如今,當年丁玉珂與(yu) 群眾(zhong) 一同栽下的小樹苗已茁壯成長、蔚然成林,承載著他與(yu) 各族群眾(zhong) 團結協作、建設家園的美好記憶。更令他欣慰的是,自己投入心血的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初步改善了拉薩主城區缺林少綠的狀況,進一步實現了拉薩人民對美好環境、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激發了各族群眾(zhong) 參與(yu) 西藏生態建設、投身南北山綠化工程的熱情。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從(cong) 最初的植樹造林,到如今已成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著力點,它凝聚著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力量,共同繪就了一幅美麗(li) 拉薩的新畫卷。而丁玉珂的故事,正是新時代民族團結與(yu) 生態文明建設的典範,激勵著更多後來者不斷前行,為(wei) 西藏乃至全國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新利平台 記者/巫姍燕 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