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路”會客廳】公路搶險保通工作今非昔比了!

發布時間: 2024-11-09 14:29:00 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10月24日,傳(chuan) 承弘揚“兩(liang) 路”精神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討會(hui) 在拉薩召開。讓我們(men) 跟隨與(yu) 會(hui) 人員講述的“兩(liang) 路”故事,感受曆經70年歲月,早已鐫刻在高原的“兩(liang) 路”精神,如何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不斷書(shu) 寫(xie) 並為(wei) 其注入新的時代內(nei) 涵。 

  我叫桑珠,是那曲公路事業(ye) 發展和應急保障中心嘉黎養(yang) 護段段長,一名普通基層公路養(yang) 護人。 

  1995年,剛滿18歲的我,接過了父母肩上公路養(yang) 護的責任,正式了參加公路養(yang) 護工作。此前的18年裏,道班就是我自小長大的地方,公路養(yang) 護也養(yang) 育了我;此後的28年直至現在,公路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從(cong) 一線養(yang) 護工人到駕駛員,再到現在的工作崗位,我的成長也離不開與(yu) 公路的點點滴滴。 

  
圖為(wei) 桑珠 攝影:王茜 

  28年裏,我親(qin) 眼見證了,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ti) 公路養(yang) 護人的實幹奉獻下、在各族人民的攜手奮鬥下,西藏的公路交通事業(ye)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取得了璀璨奪目的動人成就。 

  在我小時候,西藏還沒有“現代公路”概念,大多數道路都還隻是簡單土路,通行能力有限。工人們(men) 作業(ye) 養(yang) 護所用的工具也隻有鐵鍬、十字鎬,機械設備幾乎沒有。去路上作業(ye) 時,家庭條件好的工人們(men) 還能騎自行車上班,而大部分職工隻能靠走路上班。   

  
圖為(wei) 桑珠經曆的某次搶修工作 

  1997年冬季,我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一場大雪使得那曲境內(nei) 大部分地方的交通發生中斷,雪災導致道路損毀嚴(yan) 重,各族群眾(zhong) 的出行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當時養(yang) 護段的硬件配置還跟不上,存在機械設備少、駕駛人員少的問題,我接到指令,開著養(yang) 護段裏唯一的推土機,趕往比如縣、巴青縣進行搶險保通。吃住都隻能在推土機上,晚上回不了家,睡醒就投入工作,餓了就吃自己帶的食物。經過將近一個(ge) 月的努力,才完成了搶險保通工作。 

  如今,西藏的道路養(yang) 護條件得到極大的提升,公路養(yang) 護基本實現機械化操作,道班工人需要付出的體(ti) 力勞動大幅度減少,各養(yang) 護段都配備了裝載機、挖掘機、平地機等大型機械。在工作保障條件上,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上下班都配備了班車接送,不用再害怕下暴雨、暴雪等惡劣天氣影響工作通勤。 

  搶險保通工作也今非昔比了。拿近年來一次搶險保通工作來說,和1997年那場雪災搶險保通經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020年6月,省道303線增索橋被洪水衝(chong) 垮,通往尼屋鄉(xiang) 及林芝交界方向的交通徹底中斷,嚴(yan) 重影響了當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當時由我負責此次保通任務,組織應急力量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在大型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僅(jin) 僅(jin) 15天搶險保通,道路就恢複正常通行。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作為(wei) 一名基層公路養(yang) 護工作人員,我還深刻認識到:養(yang) 護公路更是養(yang) 護精神、養(yang) 護公路更是養(yang) 護團結,民族團結也是公路養(yang) 護事業(ye) 的重要保障。 

  
圖為(wei) 桑珠和同事們(men) 在討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在建設和養(yang) 護公路的過程中,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拚搏、甘當路石,軍(jun) 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liang) 路”精神。 

  70多年前,在和平解放西藏的進程中,11萬(wan) 築路軍(jun) 民“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在崇山峻嶺間修通川藏、青藏公路,創造了世界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如今,築路人的豪情壯誌、養(yang) 路人的犧牲奉獻和各民族人民間的攜手互助,在高原上共同鑄就了永不褪色的豐(feng) 碑,依舊激勵鼓舞著一代代人奮發向上、砥礪前行。川藏、青藏公路修築與(yu) 養(yang) 護,充滿了各民族人民攜手奮鬥的身影,這是一部民族團結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曆史。可以說,民族團結就是我們(men) 公路養(yang) 護工作的根基與(yu) 重要保障。 

  
圖為(wei) 嘉黎公路段的員工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在二十多年的基層一線鍛煉下,我充分體(ti) 會(hui) 到,保障好各族群眾(zhong) 出行的“交通線”,就是守護好各族群眾(zhong) 生活的“生命線”,就是築牢各族群眾(zhong) 民族團結的“政治線”。每一次的搶險保通、每一次的群眾(zhong) 反饋、每一次的職工交流,都在時刻提醒我,實幹奉獻、用心付出才是鑄牢民族團結的“快車道”。來自各民族的養(yang) 護段職工們(men) 擰成一股繩,守好每條路。我們(men) 也在用汗水和智慧,養(yang) 好路、育好人,為(wei) 國家建設和民族團結做出貢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成為(wei) 維護民族地區穩定、和諧、繁榮的堅強力量之一。(新利平台 口述/桑珠 記者/王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