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chuan) 部、省委統戰部、省委涉藏辦主辦的“在雲(yun) 端・我的援藏故事”涉藏州縣行活動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漸次拉開帷幕。此次活動邀請了曾經參與(yu) 援藏工作的幹部代表重返這片熱土,分享他們(men) 在對口援建過程中親(qin) 曆的感人故事與(yu) 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我們(men) 跟隨他們(men) 的足跡,聆聽並播撒川西大地上充滿真情與(yu) 行動的援藏佳話。
在川西高原上,有一片留下過紅軍(jun) 足跡的草原——阿壩州紅原縣滾塘村。2018年5月,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管理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文平帶著公司的重托和對這片土地的深情,踏上了對口援建的征程。六年來,他與(yu) 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共同譜寫(xie) 了一曲波瀾壯闊的援藏讚歌,這些年的風雨兼程與(yu) 豐(feng) 收的喜悅可以用“三杯酒”來慢慢訴說。
圖為(wei) 張文平現場宣講 攝影:邊子捷
第一杯: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致富酒
張文平剛到滾塘村時,就遇到了牧民家的犛牛走失掉進沼澤意外死亡的情況。作為(wei) 牧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一頭成年犛牛能賣近萬(wan) 元。麵對這樣的損失,張文平顧不上高原反應,立刻開始了對村上犛牛養(yang) 殖情況的調研。一個(ge) 月的步行,90多公裏的跋涉,他發現犛牛散養(yang) 、缺乏配套的基礎設施是導致損失的主要原因。
圖為(wei) 滾塘村 受訪者供圖
產(chan) 業(ye) 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張文平與(yu) 西南民大的專(zhuan) 家一起製定了養(yang) 殖方案,並得到了公司133萬(wan) 元的資金支持。在紅原夏季的建設窗口期,他親(qin) 自帶領施工方搶工期、趕時間,終於(yu) 在雪季來臨(lin) 之前建成了12000米的圍欄、5個(ge) 巷道圈、3個(ge) 牲畜暖棚以及20公裏的牧道。從(cong) 此,牧民再也沒走失過一頭牛。
圖為(wei) 新修牧道 受訪者供圖
為(wei) 確保犛牛的銷路,張文平積極整合紅原企業(ye) 及村集體(ti) 力量,協調公司電商平台,三方聯合推動銷售。產(chan) 銷有了保障,不少牧民看到了希望。五社的養(yang) 殖大戶胡大哥,將犛牛從(cong) 200多頭擴大到近400頭。六年來,村上貧困戶的人均收入從(cong) 5800元增加到1.2萬(wan) 元,大家的腰包鼓了起來,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圖為(wei) 牧民領取收入 受訪者供圖
第二杯:傾(qing) 情教育的愛心酒
2019年3月,一場大雪接連下了三四天,氣溫低至零下15度。張文平前往麥窪鄉(xiang) 小學看望了孩子們(men) ,卻發現在容納50多個(ge) 孩子的教室裏,僅(jin) 有一個(ge) 小小的煤炭爐作為(wei) 取暖工具,孩子們(men) 的小手和臉蛋凍得通紅。
圖為(wei) 麥窪鄉(xiang) 小學的孩子們(men) 受訪者供圖
孩子們(men) 的取暖問題必須優(you) 先解決(jue) 。張文平第一時間向公司報告,公司也當即批準資金70餘(yu) 萬(wan) 元,在17間教室、30間宿舍以及教師辦公室、會(hui) 議室中全部安裝了暖氣。嶄新的暖氣驅散了寒意,溫暖了學校也溫暖了師生的心房。
圖文張文平查看供暖情況 受訪者供圖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希望。此後,公司每年為(wei) 滾塘村大學新生每人發放5000元助學金,累計幫助91名優(you) 秀學子走出大山、圓夢大學。
圖為(wei) 張文平和麥窪鄉(xiang) 小學的孩子們(men) 受訪者供圖
第三杯:自立自強的奮進酒
2018年,公司捐贈180萬(wan) 元在紅原縣全麵實施“星級評定”激勵機製,以激發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動力”促進脫貧攻堅。
機製一出台,貧困戶的熱情得到了極大提振。他們(men) 拿起掃帚打掃房前屋後;昔日的懶漢開起了茶樓、小賣部;沒有方向的年輕人,也走出了家門、走向了牧場……大家積極研究致富路子,當起脫貧攻堅的“主人”。
圖為(wei) 張文平開展駐村工作 受訪者供圖
麵對父親(qin) 早逝、母親(qin) 年邁、妹妹患病、年紀輕輕就扛起了家庭重擔的青年王平,張文平伸出援手,不僅(jin) 積極為(wei) 他爭(zheng) 取國家政策資金,幫助他建造新居,還總在第一時間將招聘信息轉達給王平,鼓勵他勇敢嚐試。在張文平的幫助下,王平逐漸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情和鬥誌,他不僅(jin) 努力工作增加家庭收入,還遠赴牧區挖掘蟲草,被村裏人譽為(wei) “奮進之星”。
圖為(wei) 王平的新舊居對比圖 受訪者供圖
在短短兩(liang) 年的時間裏,紅原縣滾塘村的貧困發生率也從(cong) 2018年的5.1%降至零,實現了全村的脫貧。
“三杯酒”,致敬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共捐贈30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對口援建工作,和萬(wan) 千愛心企業(ye) 、社會(hui) 力量一道,以自身所能、扶地區所需,如同春日甘霖,滋養(yang) 著這片土地,讓廣袤的涉藏州縣換發出新的生機與(yu) 活力。(新利平台 記者/隋藝斐 邊子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