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是車厘子成熟的季節,每到這時進川西的自駕遊車集結成隊,阿壩州汶川縣、理縣、茂縣等區域公路兩(liang) 旁到處可見村民們(men) 聲影, 吆喝、采摘、販賣……忙的不亦樂(le) 乎。“人勤地不懶,土堆能變‘刮金板’”這句諺語便是阿壩州村民們(men) 的真實寫(xie) 照,過去,川西這片幹旱地區主要種植玉米、土豆等低價(jia) 值作物,農(nong) 民每畝(mu) 地僅(jin) 能賺幾百元;而如今,當一株株車厘子樹布滿山間,這裏每一畝(mu) 田卻可收入過萬(wan) ,成為(wei) 不折不扣的“刮金板”。
扶貧要靠內(nei) 生動力,車厘子種植熱火朝天
今年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來到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進行考察,對震區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親(qin) 切點讚。他指出,“精準扶貧應注重貧困地區內(nei) 生動力的開發。”
阿壩州地廣人稀,主要以高山峽穀等高海拔地區為(wei) 主。長期以來,這裏的農(nong) 民很難進行集中化、規模化種植。過去,他們(men) 主要在山間、河壩種植玉米、小麥、蘋果等傳(chuan) 統作物為(wei) 主。二十年前,有人開始嚐試引進歐美車厘子品種,卻意外發現阿壩州獨特的地理環境、高海拔的溫差卻能成為(wei) 最佳生長環境。因地製宜,因性施教,近幾年開始,汶川、理縣、茂縣等地紛紛開始引進車厘子、青紅脆李等品種,鮮果種植成了他們(men) 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也是村民們(men) 的主要經濟收入。
以理縣為(wei) 例,在震後複原期,當地縣政府安排專(zhuan) 用資金,進行了大規模的農(nong) 作物種植調整,采購車厘子、青紅脆李等果樹苗木240萬(wan) 株。全縣種植車厘子麵積超過7000畝(mu) ,基本實現全民種植,年產(chan) 量超過1500餘(yu) 噸。不僅(jin) 鼓勵種,還要科學種。這幾年,當地縣政府積極鼓勵果農(nong) 采用科學種植法,教授物理除蟲、使用生物肥料,從(cong) 而確保車厘子的口感與(yu) 健康。
“我們(men) 通化鄉(xiang) 卡子村有一顆樹王,一年產(chan) 車厘子能賣到1萬(wan) 塊錢。”王安東(dong) 說。看到別家土地上種出來的車厘子能賣到30塊、40塊一斤,不少年輕人也選擇返鄉(xiang) ,熱火朝天地搞起種植。但光是使勁種還不行,替自家車厘子找到平穩的銷路成了村民增收的重要一環。
電商助力貨銷全國,車厘子成阿壩新名片
受地域影響,長期以來,“多、小、困、散”是阿壩州農(nong) 產(chan) 品的販售困境。過去,山貨,水果總是零散種植,標準化程度差、物流下沉不夠,電商人才缺乏,農(nong) 產(chan) 品隻能就近進行的線下銷售,有時候還會(hui) 出現些許滯銷。隨著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電商也在這裏悄然興(xing) 起,很大程度上幫村民解決(jue) 了銷售問題,從(cong) 2016年開始,阿壩州當地開始專(zhuan) 做淘寶的商家開始多了起來,甚至還出現了一小波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潮。
蒲恩亞(ya) 就是其中一位,蒲恩亞(ya) 是一名土生土上的理縣人,也是一名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的代表,2014年在成都大學畢業(ye) 後,她進入一家物流公司工作,也開始注意起老家的電商機會(hui) 。“這裏農(nong) 戶很多是貧困戶,他們(men) 底子薄,並不知道怎麽(me) 做電商,而我既懂物流,也能學電商,”蒲恩亞(ya) 說。
2015年,蒲恩亞(ya) 辭職回鄉(xiang) 創業(ye) ,投身成為(wei) 一名淘寶電商從(cong) 業(ye) 者,相比很多淘寶賣家,蒲恩亞(ya) 做的事情很“重”,她需要從(cong) 貨品源頭開始搭建水果供應鏈。
返鄉(xiang) 創業(ye) ,蒲恩亞(ya)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jue) 物流下沉、配送的困境,她在主導當地引進了冷鏈配送,並通過自建采購集中收果,物流幹線集中配送的方式,把車厘子這樣的鮮果送出大山。像是上海、杭州這樣的大城市,從(cong) 下單到收貨僅(jin) 需要48小時。
其次,改善標準化程度。蒲恩亞(ya) 向果農(nong) 提出電商發貨標準,提出分級製度、分海拔製度、對於(yu) 符合種植標準的果農(nong) 給予保護價(jia) 收購,保證每斤收購價(jia) 格在30塊-40塊。她試圖將當地散碎的農(nong) 產(chan) ,進行規格統一、設計包裝品牌,改善多品牌的現狀。第三,聯合農(nong) 戶、合作社做專(zhuan) 業(ye) 種植、培訓,將“電商風”吹到農(nong) 戶耳邊,還嚐試通過淘寶直播等工具,把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推廣出去,增加省外認知度。
5月的車厘子、小櫻桃、6月的枇杷、7月、8月的青紅脆李,還有鬆茸、土蜂蜜、菌類等常規農(nong) 貨。2017年,在阿壩州已達到300多位像蒲恩亞(ya) 一樣的淘寶電商從(cong) 業(ye) 者者,承擔著這裏大約1/3的水果銷售,而2018年有望翻上一翻。“現在農(nong) 民吃到了水果電商的甜頭,也開始從(cong) 過去小心嚐試變得大膽起來,僅(jin) 我一家電商今年預計在淘寶賣出十萬(wan) 斤車厘子,而全阿壩通過電商走出去的大約占2/3。”蒲恩亞(ya) 說。電商的興(xing) 起也逐漸成為(wei) 了阿壩州村民們(men) 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