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甘肅修複黃河“首曲”生態:有效遏製草原沙化、荒漠化

丁思 發布時間:2020-01-13 09: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過去,人為(wei) 挖沙、采礦、過度放牧等原因,造成草場沙化嚴(yan) 重,黃河沿岸出現沙化帶,如今治理成效顯著,近年來夏日的草原滿眼都是綠。”甘肅省人大代表、瑪曲縣格薩爾黃金公司采礦場機電段主任趙海潮在被稱為(wei) “黃河首曲”的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工作了21年,是當地生態環境改善的見證者,11日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甘肅“兩(liang) 會(hui) ”正在蘭(lan) 州舉(ju) 行,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母親(qin) 河”成為(wei) 了代表、委員們(men) 關(guan) 注的話題。


圖為(wei) 遊客體(ti) 驗高空滑翔傘(san) 。郭紅 攝

  黃河源於(yu) 青海而成河於(yu) 甘肅甘南,流經瑪曲縣境內(nei) 433公裏,形成“九曲黃河第一彎”,黃河在瑪曲段注水增流量占黃河源區徑流量的58.7%,占黃河流域總徑流量的六分之一。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水土流失、幹旱荒漠化、草原超載過牧等多種因素導致瑪曲草原沙化麵積逐年擴大。近年來,瑪曲縣通過補播改良、圍欄封育、方格固沙、植樹造林等措施,有效遏製了草原沙化、荒漠化現象。

  趙海潮說,保護“母親(qin) 河”是每個(ge) 人的職責所在,建議從(cong) 政策層麵規劃並不斷加強,促進水源涵養(yang) 區生態保護;加大運用科技手段推進生態修複,在生態和經濟發展間找尋平衡點,促進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發展,讓外界日漸了解甘南獨具特色的藏族風情。

  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甘南藏族自治州委書(shu) 記俞成輝說,生態保護治理成為(wei) 甘南接下來重點工作之一,保護治理黃河、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甘南責無旁貸,將盡快規劃出台治理瑪曲沙化退化草原項目工程,為(wei) 國家實施生態治理和保護提供可靠依據。

  總投資44.51億(yi) 元(人民幣,下同)的《甘肅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yu) 建設規劃(2006-2020年)》,截至2019年6月底累計完成投資31.4億(yi) 元,治理草原鼠害1573.5萬(wan) 畝(mu) ,流動沙丘3.55萬(wan) 畝(mu) ,重度沙化草地10.69萬(wan) 畝(mu) ,退化草原(黑土灘)116萬(wan) 畝(mu) ;治理小流域125平方公裏。

  甘肅省省長唐仁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突出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統籌推進黃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突出甘南黃河上遊水源涵養(yang) 區和隴中隴東(dong) 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保護治理兩(liang) 大重點,開展瑪曲沙化退化草原鞏固治理工程,強化祁連山水源涵養(yang) 保護,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複和建設工程。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