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探訪藏家“雲端餐廳”:互聯網架起“致富金橋”

賀劭清 安源 發布時間:2020-01-13 09: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正午時分,紅燒犛牛筋、臘肉香腸、紅苕稀飯等一道道菜肴,從(cong) 一間農(nong) 家小屋裏新鮮出爐,端到海拔3200多米的懸崖旁的方桌上。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麻足寨,天藍如洗,幽穀新雪,冬日暖陽下,白雲(yun) 似觸手可及。甘家溝村扶貧第一書(shu) 記張飛如常打開手機,用短視頻記錄下“雲(yun) 端餐廳”村民用餐的場景。


村民準備出售的香腸臘肉、犛牛肉幹、風幹土雞。安源 攝

  這是自2016年底以來,張飛在麻足寨拍攝的第295條視頻。四年來,張飛每條短視頻在海內(nei) 外的觀看量多則近兩(liang) 千萬(wan) ,少則數十萬(wan) ,讓這間懸崖邊的藏家“雲(yun) 端餐廳”香飄四方,帶火了甘家溝村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帶動了麻足寨的鄉(xiang) 村旅遊。


“雲(yun) 端餐廳”的美食。安源 攝

  “我2016年來這裏工作時,麻足寨網絡信號沒有完全覆蓋,一條短視頻往往需要跑到山腳才能傳(chuan) 送,哪像現在,在麻足寨後山4000米海拔的地方都能直播。”張飛告訴記者,2018年他拍攝了一條村民在麻足寨懸崖旁吃飯的視頻,這條隻有10多秒的視頻在網絡意外“走紅”,不少網友將此處稱為(wei) “雲(yun) 端餐廳”,並留言希望購買(mai) 村民食用的農(nong) 產(chan) 品。

  那時,麻足寨因為(wei) 交通不便,在汶川大地震後40多戶村民陸續搬遷,隻剩3戶村民長居於(yu) 此。而山對麵的甘家溝村也位於(yu) 大山半腰,空有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卻銷售無路。張飛的短視頻讓麻足寨村民儲(chu) 備的臘肉香腸很快被網友買(mai) 光,不少甘家溝村村民也通過將自家的農(nong) 產(chan) 品交給張飛售賣而鼓起了“腰包”。


張飛用互聯網幫村民賣蘋果。安源 攝

  2020年春節將至,“雲(yun) 端餐廳”的房簷下,掛滿了香腸臘肉、犛牛肉幹、風幹土雞,這都是村民準備銷售的年貨。

  年過六旬的畢含珍夫婦是甘家溝村最早“吃螃蟹”的村民,去年他們(men) 已通過張飛的短視頻銷售了臘肉、雞蛋、胡豆等農(nong) 產(chan) 品。“我們(men) 自己沒車,娃娃都在外麵打工,想賣點什麽(me) 隻有自己一背篼一背篼地背下山去,有時候在馬路等半天也不見得有人買(mai) 。”畢含珍家今年還剩下上千斤蘋果,希望能借助張飛的短視頻銷售。

  午飯後,張飛按約來到畢含珍家,幾位身著傳(chuan) 統藏袍的熱心鄰居正在院中幫忙裝箱蘋果。張飛先拍攝了一條短視頻,隨後又支起穩定支架,將鏡頭對準堆滿院落的蘋果,開始直播,最高峰時有5000人同時在線觀看。不到40分鍾,第一批裝箱的40箱蘋果便被網友一搶而空。

  如今,甘家溝村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09人已全部脫貧。為(wei) 了讓更多人了解甘家溝村和“雲(yun) 端餐廳”,張飛“走紅”後還在村裏辦了幾期培訓班,耐心地教村民剪輯、拍攝、製作短視頻。“張書(shu) 記剛來村裏拍視頻時,不少村民不理解,覺得他做的不是第一書(shu) 記的本職工作。”最早參加培訓班的劉邦憲回憶,張飛用短視頻把農(nong) 產(chan) 品順利賣出去後,大家逐漸轉變了想法,也拿起手機記錄家鄉(xiang) 的美食美景。


張飛教村民用手機直播。安源 攝

  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中國短視頻用戶達到6.48億(yi) 人,占網民總數的75.8%,為(wei) “短視頻+扶貧”模式提供了平台、流量等諸多便利。

  近年來,小金縣成立了電商服務中心、電商數據中心,通過整合縣內(nei) 物流讓90%的村能收發快遞,同時小金縣還成為(wei) 阿壩州首個(ge) 開通5G試運行的縣城。更多大山深處的村民,享受到互聯網紅利,更多藏家“雲(yun) 端餐廳”,為(wei) 外界所知。

  2019年,互聯網架起的“致富金橋”,幫助甘家溝村村民銷售蘋果11000斤、鬆茸300多斤。如今,村民們(men) 不再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而發愁。200多名網友於(yu) 2019年慕名到“雲(yun) 端餐廳”就餐,也讓甘家溝村村民對未來有了新的憧憬。

  “有很多網友都想來旅遊,但被我婉拒了,雖然2018年麻足寨通了硬化公路,交通大為(wei) 改善,但山頂的接待能力還是很弱。”張飛說,春節後考慮將山頂的民房改造為(wei) 全景玻璃房,讓更多人來此感受雲(yun) 端藏寨的新變化。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雲端上的古藏寨煥發生機

    2月12日,記者再次走進位於四川省平武縣白馬藏族鄉伊瓦岱惹村上殼子古藏寨,這是一個近百年曆史的18座土牆杉板房依山而建的寨子,也是白馬人聚集區最古老、最高的山寨,共有27戶80多口人。[詳細]
  • 雲端上孤獨的古藏寨:亟盼再放異彩

    海拔2800米高的上殼子古藏寨寒冷依舊。山風吹過,懸掛的五彩經幡隨風飛舞,發出“嘩嘩”的聲響。上殼子,位於四川省平武縣白馬藏族鄉伊瓦岱惹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