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青海湖水位已恢複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水平

孫睿 戴升 發布時間:2020-01-16 09: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省氣候中心15日下午向中新社記者透露,降水偏多致青海湖2019年水位恢複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水平。


資料圖為(wei) 青海湖深藍色的湖水與(yu) 藍天相互映襯。傅生武 攝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nei) 陸高原鹹水湖,是維係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ti) ,也是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征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ti) 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

  青海省氣候中心氣候監測服務室主任馬占良說,統計顯示,2019年,青海湖流域平均降水量為(wei) 447.7毫米,較常年偏多二成。其中青海湖流域各地降水量在444.2至451.2毫米之間,天峻、剛察較常年均偏多二成。

  同時,降水持續偏多導致青海湖流域周圍各條河流徑流量增加,水位持續上升,2019年平均水位為(wei) 3195.97米,較上年上升0.56米,2005年至2019年共上升3.11米,水位恢複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水平。

  “青海湖水位上升表明氣候暖濕化加快,青海湖周圍水汽增加,植被增加,沙漠後退,發生幹旱的幾率降低,利多弊少。”馬占良分析說。

  另據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此前向記者介紹,自啟動實施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綜合治理工程以來,青海湖流域植被、濕地恢複明顯,流域周邊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濕地麵積累計增加1.35萬(wan) 公頃;高密度植被覆蓋率累計增大21.33公頃;青海湖整體(ti) 生態功能持續增強,保護區沙地、裸地、鹽堿化土地麵積累計減少3960公頃。

  目前,青海湖區域鳥類由1996年的164種增加到225種,約占全國鳥類種數的17%,每年有近30萬(wan) 隻鳥在這裏棲息繁殖;獸(shou) 類動物有41種,兩(liang) 棲爬行類5種,魚類8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8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29種;湖區現有種子植物445種,並有相當數量的藥用等經濟植物;瀕危物種普氏原羚數量由2004年的257隻增加到2018年的2793隻。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