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抗疫女藏醫:疫情不退,我就不走
新早晨7點半,高原上天還沒亮透,氣溫低至零下,“80後”女藏醫達娃誌瑪已穿上厚實的防護服、佩戴好護目鏡和醫用口罩,準備開始一天緊張的工作。
達娃誌瑪和她的組員負責對隔離人員進行咽拭子采樣,這是在抗疫一線最為(wei) 危險的操作之一。由於(yu) 需要與(yu) 隔離人員“零距離”接觸,每采集一份標本,就意味著多承擔一次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風險。
截至3月4日,四川甘孜州道孚縣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3例,這個(ge) 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原縣城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得知甘孜州抽調各縣醫護人員支援道孚後,達娃誌瑪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請戰書(shu) ”,按下紅指印,2月13日,她從(cong) 家鄉(xiang) 甘孜州理塘縣坐車七八個(ge) 小時到了道孚。
“第一次做采樣的時候,手都在發抖。”雖然做好了足夠的防護準備,但還是有些害怕。
達娃誌瑪告訴記者,適應之後,工作的忙碌和緊張很快讓她無暇顧及其他。在完成卡點和酒店的采樣後,她們(men) 組又被調到麻孜鄉(xiang) 溝普村給村民們(men) 做采樣。
每完成一份采樣,達娃誌瑪都不忘向村民多叮囑幾句,勤洗手、多通風,不要外出聚集。有70歲的老人行動不便,又不會(hui) 漢語,接受采樣時顯得很緊張,達娃誌瑪便用藏語安撫他的情緒。“不要擔心,這隻是進一步的檢查,不要緊張。”為(wei) 了讓大家配合采樣工作,達娃誌瑪不斷地鼓勵著村民。
長時間穿著厚密的防護服,讓人胸悶氣喘,一天下來,口幹舌燥,卻要堅持住不能喝水。“一旦穿上防護服,我們(men) 都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達娃誌瑪告訴記者。
繼續奮戰在道孚的達娃誌瑪,這兩(liang) 天沒有接到采樣任務,作為(wei) 一名藏醫,她在道孚縣鮮水鎮衛生院忙碌著,與(yu) 甘孜州藏醫院專(zhuan) 家等一同配製預防流感疫病的藏藥。
疫情發生後,有許多藏醫專(zhuan) 家參與(yu) 到疫情阻擊戰中,在抗疫一線與(yu) 西醫、中醫形成防控治療協同機製,他們(men) 進入病區為(wei) 患者進行診療,發放藏藥並駐點開展用藥情況觀察;利用藏漢雙語,為(wei) 群眾(zhong) 進行藏醫藥防疫及健康知識的宣教。
達娃誌瑪說,同事們(men) 的堅守給了她鼓舞,“有這麽(me) 多戰友並肩作戰,我決(jue) 心盡自己所有的力量阻擊疫情。疫情不退,我就不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藏區醫生戰“疫”錄:“牧民需要我,我要守好崗”
“我是一名老大夫,2003年‘非典’防疫阻擊戰我也在一線,我有經驗。牧民需要我,我要守好崗。”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楊增安慰丈夫說。[詳細] -
高原之上戰“疫魔”——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抗疫群像掃描
“喂,喂……村裏的鄉親們,沒事就不要外出,不要串門,出門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一陣陣喇叭聲不斷在草原深處回響。[詳細] -
甘肅推藏藥方助力抗疫 冀“飛入尋常百姓家”共分享
隨著科技發展,藏醫藥逐步跟上了現代醫藥研究的步伐,藏醫藥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在消化、呼吸、心腦血管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病種和特色專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