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從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發布時間:2020-03-13 12:27:00來源: 新華社

(脫貧攻堅)(1)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騎馬驅趕羊群。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從(cong) 家庭年收入3000多元到突破20萬(wan) 元,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的藏族村民宋天柱成為(wei) 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

   2013年,認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宋天柱經過反複思考,決(jue) 定依靠扶貧貸款發展牛羊養(yang) 殖。通過幾年的奮鬥,宋天柱的養(yang) 殖規模越來越大,家裏養(yang) 了40頭白犛牛、380隻羊,他還成立合作社帶動周邊村民一起發展規模化養(yang) 殖。

   近年來,憑借南泥溝村草原廣闊、牧草豐(feng) 美的自然條件,當地政府大力推動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宋天柱把自家的草原和飼草地資源入股合作社享受分紅,並養(yang) 馬供遊客騎乘。憑借養(yang) 殖業(ye) 和旅遊業(ye) 的收入,宋天柱一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cong) 貧困走向富裕的宋天柱是當地脫貧致富進程的一個(ge) 縮影。2020年初,天祝藏族自治縣實現脫貧摘帽,曆史性告別絕對貧困。

(脫貧攻堅)(2)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給羊喂飼草。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3)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端著剛做好的饅頭。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4)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準備將白犛牛從(cong) 草原趕回圈舍。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5)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騎馬去尋找羊群。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6)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左)和妻子(右)招待家中來的親(qin) 戚。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7)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左)和妻子將煮好的白犛牛肉盛盤。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8)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安裝馬鞍。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9)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給馬係韁繩。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10)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右)給家中來的親(qin) 戚敬酒。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脫貧攻堅)(11)從(cong) 貧困戶到致富能人——藏族村民宋天柱“變身”記
3月12日,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鎮南泥溝村,宋天柱給羊喂飼草。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