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區援藏工作隊:鞏固脫貧成果 攜手道孚決勝全麵小康
從(cong) 平原到高山,成都向西跨越近500公裏,是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和成都市安排,成都市郫都區從(cong) 2012年開始對口援建甘孜州道孚縣。2018年,郫都區第五批援藏工作隊來到這裏,一年多來,援藏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郫都區協助道孚縣取得了甘孜州脫貧攻堅戰第一名的成績,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冬去春回,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向決(jue) 勝全麵小康發起總攻,2020年2月初,郫都區援藏工作隊提前結束休整返崗,2月29日,組織業(ye) 主單位召開對口幫扶項目推進會(hui) ,確保工程類項目4月底達到進場施工條件,非工程類項目按方案時序加快推進。一個(ge) 個(ge) 立足長遠、關(guan) 乎道孚縣經濟社會(hui) 長足發展的援助項目,見證著郫都區與(yu) 道孚縣血脈相連的真情厚意。
厚植民生 安居樂(le) 業(ye) 生活美
2020年,郫都區將援助130萬(wan) 元,幫助架設道孚縣銀恩鄉(xiang) 沙瑪爾科村電力線路3公裏,切實改善40戶188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活用電情況。投入250萬(wan) 元,修建仲尼鄉(xiang) 政府至麻中村硬化道路7公裏;投入561.5萬(wan) 元,修建甲斯孔鄉(xiang) 熱魯科村砂石道路12公裏,改善群眾(zhong) 出行條件,可惠及約230戶1650人;投入300萬(wan) 元,實施縣城生態植被恢複。
“造血”提升 產(chan) 業(ye) 之花處處開
2020年,郫都區將聚力道孚縣美德農(nong) 業(ye) 園區、農(nong) 特產(chan) 品加工園區和全域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把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作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按照“一花二黑三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抓特色、強品牌、美環境、優(you) 文化,抓好兩(liang) 園和旅遊項目建設,鞏固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新態勢。
傾(qing) 情傾(qing) 智 多措並舉(ju) 育人才
2020年,郫都區將投入230萬(wan) 元,繼續聚焦教育、醫療和人才三大保障。為(wei) 道孚籍優(you) 秀大學生、貧困中小學生提供助學補貼。培訓提升醫衛技能,激勵職稱晉升,整體(ti) 提升醫衛人才專(zhuan) 業(ye) 技術水平。實施勞動力技能培訓、就業(ye) 招聘和創新創業(ye) 扶持。選派優(you) 秀幹部人才到郫都區相關(guan) 單位掛職鍛煉、頂崗鍛煉、跟班學習(xi) 。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治理等重點工作,分批組織道孚縣幹部到經濟發達地區學習(xi) ,提升能力水平。
攜手同行 持續發展添動力
“溝爾普村試點種植的三畝(mu) 黃花發出新芽了!”2月27日,援藏工作隊隊員翻開地膜,驚喜地發現去年底援藏隊員頂風冒雪栽種的黃花長出新芽了,成活率不錯。
“剛到雪域高原時,大家以為(wei) 這裏種菜不容易,長成長好很難。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試種,引進企業(ye) 在這裏種出了小番茄、西瓜、黃瓜、萵筍等新鮮果蔬,老百姓看到實效,也跟著種蔬菜。這不,我們(men) 先試點種植黃花,如果成功,高原上又多了一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援藏隊員柴倫(lun) 說。
2019年以來,郫都區援藏工作隊首次推動道孚農(nong) 特產(chan) 品走進央視,首次在高原試點建設生態廁所,首次試點新型建材藏房,首次創造“小飛地”園區幫扶實現共同富裕,首次實現全域結對全覆蓋,推動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機銜接,均取得了實效。多試多闖,敢於(yu) 探索,2020年,郫都區援藏工作隊將繼續帶頭引領群眾(zhong) 發展產(chan) 業(ye) ,為(wei) 道孚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域結對幫扶 成都郫都區牽手四川道孚共奔小康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麻孜鄉溝爾普村,是成都市郫都區第五批援藏工作隊推動的首批“生態廁所”試點改造示範點。改造以來,村民紮巴感受很深,廁所越來越幹淨,遊客也越來越多。“現在外地遊客來家裏,不擔心廁所有異味了。”紮巴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