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股份製集體牧場建設 破解高原牧民增收難
“雖然辛苦一點,但每天牛能吃飽,脂肪不減,才能保證產(chan) 奶季節犛牛奶質量。”3月25日,高原牧場上很多地方仍然被大雪覆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鄉(xiang) 塔拉上村牧民達吾紮巴早上6點就起床,將牛群趕到離家很遠的山脊處吃草。
2018年底,達吾紮巴將家裏70多頭犛牛入股村裏的犛牛養(yang) 殖合作社,靠著向合作社提供牛奶,2019年收入8000元,還拿到合作社分紅3000多元。
2018年底,塔拉上村發展集體(ti) 經濟,成立犛牛養(yang) 殖合作社,購置了120頭犛牛,村裏40多戶牧民將原有的800多頭犛牛也入股到合作社。有了穩定的奶源,合作社開發了酥油、奶餅、酸奶等奶製品,逐漸探索出一條犛牛養(yang) 殖致富增收之路。目前,合作社注冊(ce) 了西出折多、塔拉牧場兩(liang) 個(ge) 奶製品商標,建設中的標準化廠房主體(ti) 已完工,計劃投產(chan) 後,將產(chan) 品推向各大超市。
犛牛入股 牧民增收
“采取‘基層組織+集體(ti) 牧場+農(nong) 業(ye) 企業(ye) +營銷組織’的經營模式,逐步推廣集體(ti) 牧場建設。”甘孜州農(nong) 牧農(nong) 村局總畜牧師張顯澤介紹,2018年,州政府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股份製集體(ti) 牧場試點示範建設的實施意見》,試點示範時間為(wei) 3年,力爭(zheng) 到2020年建成股份製集體(ti) 牧場示範點100個(ge) 。
2017年成立的甘孜縣茶紮鄉(xiang) 銀多村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集體(ti) 牧場示範點之一。“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出欄犛牛23頭,總收益97900元。2019年,全村牧民174戶758人受益,其中貧困戶57戶每人分紅55元,非貧困戶每人分紅27元。”合作社放牧員所讓介紹,“我們(men) 家入股的犛牛一年的酥油、酸奶、奶渣等奶製品可以賣1.5萬(wan) 元,加上合作社補貼的1萬(wan) 元工資,再加上林補、草補,挖蟲草、務工等收入,我家2018年就已經脫貧了。”
通過集體(ti) 牧場的合作社取得增收,還體(ti) 現在提高冬春季節犛牛的存活率上。理塘縣藏壩鄉(xiang) 藏青紮喇高原犛牛養(yang) 殖合作社配套種植飼草1000畝(mu) ,用於(yu) 犛牛冬春兩(liang) 季補飼和冬季短期育肥。通過對4到8歲犛牛的秋後短期精準育肥,在冬春兩(liang) 季集中出欄上市,保證了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基地牛肉。
合作社負責人曲他說:“按照傳(chuan) 統養(yang) 殖一頭犛牛,往往需要5年以上才能出欄,而采取育肥模式,4周歲左右就可以出欄,成活率也達到98%以上”。
規模經營 壯大產(chan) 業(ye)
集體(ti) 牧場通過合作社的發展,完成了從(cong) 成立股份製公司向現代化產(chan) 業(ye) 鏈發展方向轉變。2019年,色達縣通過招商引資,注冊(ce) 成立總投資2800萬(wan) 元的色達縣雲(yun) 端畜牧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經營集體(ti) 牧場。
“貧困村成立聯合社入股,形成‘農(nong) 戶+聯合社+公司+集體(ti) 牧場’的規模經營模式,並按入股金額製定了完善的分紅製度。”色達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局局長郅忠雲(yun) 介紹。
為(wei) 了不斷發展壯大集體(ti) 牧場,2019年由公司牽頭,聯合社協調,在5個(ge) 深度貧困鄉(xiang) 鎮的44個(ge) 村持續不斷實施購買(mai) 犛牛計劃。目前,已實現購買(mai) 犛牛400頭,並完成100頭出欄。
截至目前,甘孜州共建成犛牛類集體(ti) 牧場80個(ge) ,主要分布在理塘、甘孜、色達、石渠、康定等縣(市),群體(ti) 存欄總量3.8萬(wan) 頭,能繁母牛占比45%左右,出欄率20%左右;建成藏羊類集體(ti) 牧場4個(ge) ,分布在石渠、理塘、白玉、得榮縣,群體(ti) 存欄總量0.5萬(wan) 隻,能繁母羊占比50%左右,出欄率40%左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仁堆村:探索產業“金鑰匙” 群眾生活“牛”起來
近日,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青麥鄉仁堆村的村級活動室裏歡聲笑語、暖意濃濃,村民早早便聚在這裏等待犛牛合作社分紅儀式。[詳細] -
產業扶貧基金分紅了!四川康定深貧鄉農民抱走265萬元
12月13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吉居鄉產業扶貧基金分紅暨農民務工收入資金發放儀式在該鄉政府大院內舉行,該鄉宋玉、菜玉、馬蹄、吉居、各壩五村農民從康定市三千三農業有限公司領到分紅和務工收入資金265萬元。[詳細] -
利用閑置土地種藥材 四川省理塘縣這個貧困村村民分紅又脫貧
年初,扶貧幹部到家裏宣傳,說村裏要發展藥材種植,由專門的公司經營,村合作社進行管理,最後年底大家有產業分紅,我半信半疑。今天,收到通知來領取分紅金,沒想到每家貧困戶領到了一千多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