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青海省海南州:“菌中精靈”羊肚菌成村民脫貧增收好幫手

魯丹陽 發布時間:2020-04-24 12: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海南:“菌中精靈”羊肚菌成村民脫貧增收好幫手

  圖為(wei)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本科村的羊肚菌外包裝車間內(nei) ,村民們(men) 正在包裝羊肚菌。 魯丹陽 攝

  在青藏高原生長了半年多的羊肚菌終於(yu) 在來年四月份迎來了采摘期。

  記者到達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本科村的羊肚菌外包裝車間內(nei) 時,55歲的村民張鳳英正在和其他工人們(men) 一起包裝羊肚菌。“這批貨明後天就能到深圳了。”


圖為(wei) 本科村村民張樹慶正在采摘羊肚菌。魯丹陽 攝

  位於(yu) 黃河南岸的本科村是一個(ge) 半農(nong) 半牧的村莊,村民們(men) 基本上以種田和養(yang) 殖牛羊為(wei) 生,隨著羊肚菌產(chan) 業(ye) 在本科村“落地”,村中80%的村民都享受到了高附加值農(nong) 產(chan) 品帶來的紅利。

  “以前我們(men) 家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種地和打零工,一年隻能收入一萬(wan) 多。在這裏打工後,每個(ge) 月工資2400塊,每年還有7000多塊錢的土地流轉費。”張鳳英說。

  而從(cong) 公司成立之初就來上班的本科村村民張樹慶,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nei) ,成長為(wei) 公司生產(chan) 部副廠長,每年工資約6萬(wan) 元,“以前我們(men) 一家人靠天吃飯,基本沒有經濟來源,現在我每個(ge) 月都能領到工資,妻子才保在羊肚菌采摘期時也來打工,每天有100塊工資。”

  “以前我們(men) 公司是做新能源的,在青海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野生羊肚菌,我們(men) 吃了以後感覺味道特別鮮美。後麵我們(men) 就想著能不能把野生羊肚菌種在當地閑置的大棚裏,出於(yu) 這種目的,我們(men) 從(cong) 2015年開始研究培育野生羊肚菌的技術,2016年在本科村流轉了700多畝(mu) 土地開始種植羊肚菌。”青海卓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雲(yun) 雲(yun) 說。


圖為(wei) 在溫室大棚裏生長的羊肚菌。魯丹陽 攝

  經過幾年的探究實踐,該公司攻克了高原野生羊肚菌菌種馴化、繁育、培養(yang) 以及綠色種植管理等方麵的技術難關(guan) ,並在實施高原羊肚菌種植過程中,通過大力實施扶貧助殘,闖出了扶貧助殘的新路徑。劉雲(yun) 雲(yun) 介紹,“我們(men) 根據生產(chan) 規模和生產(chan) 崗位的需要,優(you) 先解決(jue) 生產(chan) 基地周邊貧困戶和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ye) ,為(wei) 當地農(nong) 戶提供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

  2018年,公司被認定為(wei) 縣級殘疾人就業(ye) 培訓基地和省級殘疾人職業(ye) 培訓基地,周邊貧困戶和殘疾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臨(lin) 時出工或長期合作來增加收入。


圖為(wei) 育種技術員正在進行羊肚菌一級母種製作。魯丹陽 攝

  “種植和采摘羊肚菌的用工都來自本科村及周邊村莊的村民,用工最多的時候能達到200多戶,我們(men) 還吸納了20多個(ge) 殘疾人,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年收入能有2萬(wan) 到3萬(wan) 元。”劉雲(yun) 雲(yun) 介紹,通過培訓,村民們(men) 掌握了高原有機羊肚菌的種植與(yu) 生產(chan) 技術後,公司利用高原有機羊肚菌產(chan) 業(ye) 帶領更多的貧困戶自主創業(ye) ,企業(ye) 以協議保護價(jia) 收購貧困戶所種植的高原有機羊肚菌,為(wei) 長期穩定脫貧致富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