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囊謙——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報道】囊謙脫貧了!
4月21日,青海省政府正式發出公告,包括玉樹州囊謙縣在內(nei) 的17個(ge) 縣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正式脫貧摘帽。至此,青海省42個(ge) 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絕對貧困全麵“清零”目標。
“這意味著我們(men) 摘掉了戴在頭上30多年的‘貧困帽’。”囊謙縣委書(shu) 記張琨明說,因為(wei) 貧困麵廣、貧困度深,囊謙縣在1984年就被國務院確定為(wei) 全國首批貧困縣之一。脫貧攻堅戰全麵打響以來,全縣進入了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多、城鎮麵貌變化最大的時期,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升。
教育扶貧:打開思想“開關(guan) ”
囊謙的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7.5%以上,過去,由於(yu) 農(nong) 牧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後,勞動技能低下,脫貧動力不足。
對此,囊謙縣在教育扶貧和技能培訓上下足功夫,打開群眾(zhong) 的思想“開關(guan) ”。全縣累計投入資金15.3億(yi) 元,使教育基礎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以“控輟保學”為(wei) 突破口,先後勸回2036名義(yi) 務教育階段適齡生,義(yi) 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達95.71%,有效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chuan) 遞”。
改善民生:還“欠賬”補“短板”
囊謙縣的地方財政收入每年不足2000萬(wan) 元,屬於(yu) 典型的“窮財政”。因此,城鎮建設曆史欠賬較多,公共基礎設施嚴(yan) 重落後,影響製約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
為(wei) 解決(jue) 困難群眾(zhong) 住房問題,囊謙縣統籌各方麵的項目、資金,累計投資11.4億(yi) 元,加快實施了扶貧易地搬遷、危舊房改造、“11.18(地震)”災後重建、邊界地區住房建設、“一縣六鄉(xiang) 一鎮”住房建設等項目,完成16915套住房建設,實現了困難群眾(zhong) 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
為(wei) 解決(jue) 縣城及周邊群眾(zhong) 吃水難題,在水利部、青海省、玉樹州的支持下,去年7月底,總投資3.5億(yi) 元的曉龍溝水庫及輸水工程開工建設;為(wei) 解決(jue) 用電難問題,全縣近幾年累計投入資金9000多萬(wan) 元用於(yu) 電網改造升級,目前農(nong) 牧區生活用電覆蓋率達到100%,大電網覆蓋到了57%的自然村;為(wei) 解決(jue) 出行難問題,投入3.34億(yi) 元啟動縣城33條道路改擴建工程……
錢從(cong) 哪裏來?該縣主要從(cong) 三個(ge) 方麵來解決(jue) :一是整合資金,統籌使用,確保發揮最大效用;二是把錢用到刀刃上,集中解決(jue) 民生問題,政府在拉薩的賓館拍賣所得3000餘(yu) 萬(wan) 元資金全部用到教育上;三是爭(zheng) 取對口單位幫扶,近5年來,北京市及西城區落實對口援建資金4.71億(yi) 元,實施援建項目59個(ge) ,在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麵起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培育產(chan) 業(ye) :穩定增收帶動致富
囊謙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市場化程度低,經濟總量小,產(chan) 業(ye) 結構單一,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自我發展能力弱,穩定增收的渠道狹窄。
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囊謙縣持續聚焦產(chan) 業(ye) 扶貧,大力倡導合作社經營模式,鼓勵和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積極發展犛牛、青稞、光伏、旅遊、民族手工藝等特色優(you) 勢扶貧產(chan) 業(ye) ,努力把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進一步拓寬廣大老百姓的增收門路。
一批經營主體(ti) 茁壯成長起來。香達鎮大橋村,致富能手返鄉(xiang) 擔任村支部書(shu) 記,帶領群眾(zhong) 搞起運輸車隊,年分紅能超過萬(wan) 元;毛莊鄉(xiang) 雅傑合作社,帶領群眾(zhong) 織藏毯,年分紅超過千元;娘拉藏酒、吉曲鄉(xiang) 改多村生態畜牧業(ye) 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動增收效果明顯。
囊謙縣還把發展扶貧產(chan) 業(ye) 與(yu) 開發旅遊資源結合起來,投資1200萬(wan) 元建設的白紮鄉(xiang) 巴麥村、吉尼賽鄉(xiang) 麥曲村、香達鎮大橋村、吉曲鄉(xiang) 瓦卡村旅遊扶貧項目,正在逐漸發揮效益。同時,加快推進香達鎮前麥村乃加瑪景區和吉尼賽鄉(xiang) 瓦作村景區功能提升,推動了旅遊扶貧產(chan) 業(ye) 發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4月22日,囊謙縣正式啟動全麵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百日行動,並公布脫貧攻堅“補針點睛”專(zhuan) 項行動方案。囊謙縣副縣長永江介紹,“補針”就是補短板,“點睛”就是再加強,全縣計劃投資6.79億(yi) 元,聚焦脫貧攻堅的“重點”“堵點”和“痛點”,著力補齊短板弱項、夯實脫貧質量,確保與(yu) 全國同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走筆囊謙——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報道】雪山腳下的複課
3月31日,星期二。經過前期的多次演練和物資準備,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所有中小學正式複課。[詳細] -
【走筆囊謙——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報道】村子脫貧了,他卻倒下了
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白紮鄉巴麥村的村主任洛周倒下了。這位63歲的藏族老人,生前最後一刻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即便是在意識模糊的時刻,他還叮囑隨行的村幹部“趕緊回去工作”。[詳細] -
【走筆囊謙——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報道】醫療幫扶,守護農牧民健康
10台“全科醫生出診箱”的到來,讓散布在雪域高原上的青海省玉樹州囊謙農牧民,實現了家門口體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