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達17211名 配發多種巡護設備
圖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向基層生態管護員配發巡護服裝。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
中新網記者8日從(cong)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在中國首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三江源,17211名生態管護員構建起“點成線、網成麵”的生態管護體(ti) 係,有效推進了日常巡護、輔助監督執法、生態監測等相關(guan) 工作。
此前,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向各園區、管理處配發17輛公務用車、向一線保護管理站配發24輛皮卡車、向生態管護員配發600輛巡護摩托車後,8日,再向生態管護員配發18000件巡護服裝。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赫萬(wan) 成表示,生態管護員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為(wei) 其配備必要的巡護交通工具、生態監測設備、巡護服裝等裝備,是順利完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任務的基本保障。”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hui) 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尼尕說,該園區組建了鄉(xiang) 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三級組織,共設置19個(ge) 管護大隊、64個(ge) 管護分隊,實行每日定點巡護、每十五日集中巡護製度。
尼尕說,園區規劃了2000平方公裏的生態監測線路,開展了有蹄類為(wei) 主的生物多樣性監測和樣線監測,形成了“點、線、麵”全方位“網格化大生態管護體(ti) 係”。結合精準扶貧,落實生態管護公益崗位7752名,實現了園區內(nei) 有戶籍牧戶“一戶一崗”全覆蓋,戶均年增收21600元,管護員在生態管護體(ti) 係中的作用也是越發顯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14.51萬名“民間衛士”守護高原生態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洛哇林場管護站那卡檢查站站長,藏族獨臂青年桑傑加,身上套著棉大衣,再次進入他守了十年的鬆樹林巡護。鬆林背陰處,積雪覆蓋著枯枝落葉。他說,冬季是森林防火期,要高度戒備。 [詳細] -
黃河源頭最美“生態管護員”:我要繼續保護好我的家鄉
來自瑪多縣瑪查理鎮野牛溝村的卓瑪次仁是2018年度優秀生態管護員之一,他在領獎後對記者說,“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認可,今後我會繼續努力,把自己的家鄉變得越來越美。”[詳細] -
黃河源頭的“守望者”:環境好了 日子富了
索索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鄂陵湖鄉擦澤村的一名普通牧民,同時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生態管護員的成員之一,每天騎著摩托馳騁在黃河源頭巡護是他們這些“守望者”的日常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