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滇金絲猴巡護員餘文武:守護好這片山林

楊文明 發布時間:2020-05-11 10:08:00來源: 人民日報

  餘(yu) 文武(右)和科研人員開展滇金絲(si) 猴保護情況調查。賴建東(dong) 攝

  追夢人:餘(yu) 文武,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人,是一名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救助站滇金絲(si) 猴巡護員。

  餘(yu) 文武的記事本

  護林護猴、給研學遊的孩子們(men) 講解滇金絲(si) 猴,是我的主要工作。白馬雪山響古箐(qìng)展示群的滇金絲(si) 猴,沒有哪隻我不熟悉。靠保護滇金絲(si) 猴,我們(men) 家實現了脫貧。

  “添些輔食,滇金絲(si) 猴才會(hui) 長得更壯實”

  春日的白馬雪山,風一吹過,仍透著涼意。清晨8點剛過,餘(yu) 文武已經在山上忙活起來。“這是滇金絲(si) 猴最愛吃的鬆蘿,添些輔食,它們(men) 才會(hui) 長得更壯實。”他說。

  上午主要喂鬆蘿、白菜,下午是蘋果幹、花生、南瓜子、漆樹子。2011年開始,餘(yu) 文武根據救助站工作人員的指導,開始給響古箐的滇金絲(si) 猴添加輔食。

  “南瓜子殺蟲,漆樹子補充營養(yang) ;喂食點要換著來,盡量模仿它們(men) 自然覓食的習(xi) 慣;要分散開,避免滇金絲(si) 猴各個(ge) 家庭因為(wei) 爭(zheng) 奪食物打起來。遇到下雪,還得給滇金絲(si) 猴多加點食物。”說起滇金絲(si) 猴,餘(yu) 文武話就明顯多了起來。

  20多年前,正在地裏忙活的餘(yu) 文武聽到頭頂嘩嘩響,抬眼一看,第一次邂逅了傳(chuan) 說中的滇金絲(si) 猴。“小時聽附近的老人說起過有滇金絲(si) 猴,但20多歲那年我才第一次見。”他說。

  過去,即便是當地人,想見滇金絲(si) 猴也不容易;如今,隻要時間合適,來響古箐的遊客就能看到它們(men) 。靠著老一輩保護者的堅持,響古箐的滇金絲(si) 猴對人逐漸熟悉起來。

  慕名而來的遊客,吃住就在附近的塔城,不僅(jin) 帶動了附近民宿等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讓貧困戶的蜂蜜等土特產(chan) 品有了更好的銷路。2008年,餘(yu) 文武才來到白馬雪山做護林員時,一個(ge) 月隻有120元的補助;如今,擔任護林員,一年補助9000元;擔任護猴員,每月工資1700元。靠著保護這片林子和猴子,餘(yu) 文武一家就有了不錯的收入。

  護猴,聽起來容易。但在海拔近3000米的地區,每天至少走兩(liang) 公裏山路,日複一日,風雨無阻,並不容易。

  “從(cong) 發現時的三四百隻,發展到了1300多隻”

  經過保護者的不斷努力,如今,部分滇金絲(si) 猴家庭穩定出現在響古箐,被稱作“滇金絲(si) 猴展示群”。

  “今年頭3個(ge) 月,我們(men) 響古箐片區滇金絲(si) 猴展示群就新出生了8隻嬰猴。”因為(wei) 有了餘(yu) 文武等護猴隊員的守護,展示群的滇金絲(si) 猴媽媽們(men) 一般兩(liang) 年一胎。對於(yu) 瀕危的滇金絲(si) 猴來說,保持這樣的增長數量殊為(wei) 不易。

  “我們(men) 白馬雪山維西片區的滇金絲(si) 猴,最初發現時隻有三四百隻,現在已經發展到了1300多隻。”餘(yu) 文武說這話時,透著股驕傲。

  考慮到響古箐生態環境承載力,為(wei) 了減輕猴群內(nei) 競爭(zheng) ,促進猴群基因交流,展示群的滇金絲(si) 猴數量始終維持在50—70隻,一旦超過70,工作人員就會(hui) 對展示群的滇金絲(si) 猴進行分群。

  滇金絲(si) 猴裏,並非所有的公猴都能建立自己的家庭。一旦公猴長大,就會(hui) 被父親(qin) 逐出家門。這些單身漢再組成全雄群體(ti) 。一旦哪家大公猴年老或者體(ti) 弱,這些單身漢就會(hui) 躍躍欲試,去爭(zheng) 奪家庭。公猴激戰,護猴員並不幹預,但要負責收拾戰場。如果哪隻滇金絲(si) 猴受傷(shang) 了,護猴隊員和救助站要第一時間進行救治。

  今年3月12日,之前救助的四丁產(chan) 下嬰猴。“2018年初,四丁在父親(qin) 跟其他公猴打架時,不幸從(cong) 樹上墜落摔傷(shang) 。養(yang) 傷(shang) 期間老公猴白臉時不時來籠子周圍看四丁,之後組建了家庭。”

  記者好奇,問餘(yu) 文武有沒有特別熟悉的猴子。他說,就沒有哪隻滇金絲(si) 猴是自己不熟悉的。“每隻滇金絲(si) 猴都有名字。管護了10多年,看這群猴子就像看孩子。”

  “看護滇金絲(si) 猴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實際上,展示群的存在,一方麵為(wei) 科研人員研究滇金絲(si) 猴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麵,也有助於(yu) 讓更多人關(guan) 心滇金絲(si) 猴,愛護自然。

  寒暑假,餘(yu) 文武會(hui) 格外忙碌,除了護猴,他還要接待前來研學的孩子。雖然滇金絲(si) 猴展示群不是特別怕人,可餘(yu) 文武總是讓孩子們(men) 與(yu) 滇金絲(si) 猴保持20米左右的安全距離。“既是怕猴子受到驚嚇攻擊孩子,也擔心人類將自身疾病傳(chuan) 染給猴子。”餘(yu) 文武說。

  除了給滇金絲(si) 猴添加輔食,餘(yu) 文武的另一項重點工作是收集滇金絲(si) 猴糞便進行化驗,以便掌握滇金絲(si) 猴的身體(ti) 狀況。

  滇金絲(si) 猴腸胃裏主要的細菌是鞭蟲、鉤蟲、線蟲,如果檢測出疾病,就要采取措施;特別是對將生育的母猴,更要倍加嗬護。餘(yu) 文武調侃:“最大的風險是去樹下取樣時,滇金絲(si) 猴在樹上排泄。不過找糞便倒是省事了。”

  接待研學遊的孩子時,餘(yu) 文武也像個(ge) 孩子。講起山上的一草一木、滇金絲(si) 猴的生活百科,餘(yu) 文武都如數家珍。

  研學不僅(jin) 是看,還可以上手實踐。餘(yu) 文武帶孩子們(men) 做得比較多的就是化驗滇金絲(si) 猴的寄生蟲。“先介紹滇金絲(si) 猴寄生蟲的種類,再教孩子們(men) 如何安全科學取糞便化驗。我處理好顯微鏡切片後,由孩子們(men) 數寄生蟲的種類和數量。”等計數完畢,餘(yu) 文武再講解如何評估取樣猴子的健康狀況,聽孩子們(men) 講自己的“診斷”。

  家裏種了雲(yun) 木香,喂著牛雞,護猴不耽誤照顧家裏,偶爾還能撿點菌子。“看護滇金絲(si) 猴的日子,就是好日子。”餘(yu) 文武說。

  ■小貼士

  開展滇金絲(si) 猴主題研學遊,有助於(yu) 讓更多孩子關(guan) 注滇金絲(si) 猴保護。大自然保護協會(hui) 雲(yun) 南項目顧問李純建議,研學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一定要保持跟滇金絲(si) 猴的安全距離,特別是不要追逐幼猴,避免大公猴為(wei) 了保護幼猴傷(shang) 及孩子。此外,由於(yu) 滇金絲(si) 猴和人可能有共患疾病,切記不要直接觸碰動物。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