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檢察藍”護衛“生態綠”
檢察幹警在戶外開展生態環保領域公益訴訟調查。(資料圖片,由阿壩州檢察院提供)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南緣,這裏聚集有九寨溝、黃龍及四姑娘山、臥龍自然保護區等世界級旅遊景區,風光秀麗(li) 、生態資源豐(feng) 富。
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生態屏障、水源涵養(yang) 地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同時,阿壩州也是生態敏感區、脆弱區,其境內(nei) 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意義(yi) 重大、任務艱巨。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阿壩州檢察機關(guan) 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guan) 於(yu) 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工作,大力打擊生態環境資源刑事犯罪,為(wei) 譜寫(xie) 美麗(li) 四川檢察篇章做出貢獻。
“檢察+”協同推進 助力江河大保護
去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攜手清四亂(luan) 保護母親(qin) 河”專(zhuan) 項行動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中,若爾蓋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案件入選。
2019年3月,若爾蓋縣檢察院會(hui) 同縣河長辦對黃河幹流及其支流進行暗訪督察,發現唐克鎮境內(nei) 的白河河道和索格藏寺院路對麵山溝處堆放大量生活及建築垃圾,長時間未得到清理。立案調查核實後,該院向唐克鎮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對白河河道內(nei) 堆放的兩(liang) 處垃圾進行清理,同時建立長效監管機製。經跟進調查,在確定社會(hui) 公共利益得到及時有效保護後,若爾蓋縣檢察院對該案作出結案審查。
該案也是阿壩州“檢察院+河長辦”共促河湖環境保護的一個(ge) 縮影。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為(wei) 貫徹落實四川省檢察院、省河長辦、省水利廳聯合開展的“攜手清四亂(luan) 保護母親(qin) 河”專(zhuan) 項行動相關(guan) 要求,若爾蓋縣、阿壩縣、紅原縣檢察院與(yu) 相關(guan) 部門簽訂了《黃河流域阿壩段(若爾蓋濕地)河(湖)長製工作協調聯動機製合作協議》,加大對黃河流域傾(qing) 倒牲畜遺骸、傾(qing) 倒垃圾、非法采挖河道砂石等損害國家利益的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力度,為(wei) 阿壩州黃河流域“清四亂(luan) ”工作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協同推進大治理,更多的協作配合機製也已建立。
黃河發源於(yu) 青藏高原,流經青海、四川、甘肅等九個(ge) 省區,其上遊主幹道流經青海省果洛州、四川省阿壩州、甘肅省甘南州,這三地均屬於(yu) 黃河上遊水源地。立足檢察職能,服務和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去年底,阿壩州、果洛州、甘南州聯合製定《黃河上遊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檢察協作配合機製》,建立聯席會(hui) 議製度、信息通報製度、案件協作機製、生態修複協同機製、共同調研製度等,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法律監督手段,推動黃河上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
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去年,阿壩州檢察院與(yu) 成都、眉山、樂(le) 山、宜賓四地檢察機關(guan) 成立了“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檢察聯盟”,會(hui) 簽《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檢察聯盟協作配合機製》,切實加強溝通協調,統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尺度和證據認定標準,結合相關(guan) 案件特點、難點,共同製定案件證據指引,促進區域間法律適用的一致性和協調性,以加大對岷江流域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刑事犯罪的打擊。阿壩州檢察院還與(yu) 樂(le) 山、甘孜、雅安、涼山四地檢察機關(guan) 聯合製定大渡河流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檢察協作配合機製,形成內(nei) 部聯動、外部協作、跨區域合作的橫向多層次協作機製,加大對大渡河流域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力度。
檢察幹警送法進校園。(資料圖片,由阿壩州檢察院提供)
“辦案+監督” 傾(qing) 力守護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是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點之一。但辦案不是最終目的,做好公益訴訟,還需在辦案中監督,推動治理機製體(ti) 製的完善。
針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問題,去年,阿壩州檢察機關(guan) 主動履職,州檢察院推動在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區設立21個(ge) 生態環境資源檢察工作聯絡站,廣泛收集線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全年向縣(市)環境保護和林業(ye) 局、農(nong) 業(ye) 畜牧和水務局、城建局、森林公安局、鎮政府等單位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44件,有效推動了環境汙染問題的解決(jue) 。
拓寬公益訴訟視野,從(cong) 細微處著手。針對部分醫療衛生機構違規違法處置醫療廢物的情況,鬆潘縣檢察院通過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督促衛生主管部門加大對醫療廢物處置的監管力度,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態環境公共利益。該案入選2019年全省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的“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例”。
依法運用民族自治地方特有條款保護生態環境資源。金川縣檢察院針對毛日鄉(xiang) 情人海中的冷水魚被非科學放生的虹鱒魚吞食,造成魚類生態平衡受損的情形,依據《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野生動物植物保護條例》相關(guan) 規定,向相關(guan) 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該單位依法履職,對情人海中的虹鱒魚進行捕回,恢複原狀。目前,相關(guan) 部門已采納檢察建議並表示將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與(yu) 此同時,阿壩州檢察機關(guan) 以河道及其岸線生態環境治理為(wei) 切入點,創新開展了“淨化江河源頭公益訴訟”專(zhuan) 項行動。各基層檢察院深入白龍江、大渡河、岷江、雜穀腦河流域沿線,對開采砂石生產(chan) 過程中的廢水通過暗管偷排、無相關(guan) 審批手續、未落實大氣汙染防治措施等問題進行調查取證,就環保、國土、水務等部門履職不到位的情形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書(shu) 約百份,支持督促關(guan) 停非法砂場200家。目前相關(guan) 問題已得到有效整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爐霍縣人民檢察院開展“依法治村”精準宣講活動
為推進“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穩定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人民檢察院黨組以強化農牧民法治意識、建設法治鄉村為目標,先後開展了一係列精準“藏漢雙語”法治宣講活動。 [詳細] -
“生態檢察”確保三江源水秀山青
2017年,海西州檢察院、玉樹市檢察院設立了環境資源檢察處、三江源生態保護檢察室,建立了“專業化法律監督+恢複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生態檢察模式,力求生態檢察效應最大化。[詳細] -
青海玉樹:生態檢察守護“三江之源”
目前,檢察室已走訪林業、環保、國土、公安等部門20餘次,查詢案件有關台賬35件,審查林業、環保、國土等部門備案的行政處罰案件26件,備案審查率為1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