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特色牌 推開致富門
李保成正在為(wei) 遊客服務。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顧麗(li) 娟
6月7日午後,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力賽村飄起絲(si) 絲(si) 細雨,但也絲(si) 毫沒有影響到眾(zhong) 多農(nong) (藏)家樂(le) 裏遊人們(men) 的歡聲笑語。
從(cong) 村頭走到村尾,幾乎每家每戶都經營著農(nong) (藏)家樂(le) ,有些自己經營,有些出租出去。每家農(nong) (藏)家樂(le) 院門口,都停滿了車輛,遊客們(men) 在包房裏品嚐美食、把酒言歡,孩子在院子裏追逐嬉鬧。
在保成農(nong) 家樂(le) ,記者見到了今年41歲的李保成,他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靠著經營農(nong) 家樂(le) ,變成了年純收入10萬(wan) 元以上的致富能人。
“家裏有老人孩子,自己又沒手藝,隻能出去打臨(lin) 工……”李保成一家5口人,收入來源長期靠5畝(mu) 旱地種植的大豆、麥子和土豆,以及他打臨(lin) 工,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力賽村靠近卓尼縣城和大峪溝景區,地理位置優(you) 越,旅遊資源豐(feng) 富。2017年,依托生態文明小康村農(nong) 村“三變”改革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項目,木耳鎮將力賽村57戶農(nong) 牧戶住房進行特色風貌改造,並在村內(nei) 道路鋪裝石板、安裝地下管網,新建了停車場、三角花園、民俗廣場和濱河景觀帶,村容村貌發生了極大變化,來此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
李保成說,當時村裏開了兩(liang) 家農(nong) 家樂(le) ,妻子在其中一家打工,看到農(nong) 家樂(le) 效益不錯,收入可觀,他們(men) 也想開一家,但考慮到要投入房子、人力和資金,一直猶豫不決(jue) 。
“村支書(shu) 王國良找到我,說政府提供給貧困戶5萬(wan) 元的貼息貸款,讓我也開一家農(nong) 家樂(le) 。通過3個(ge) 月的整體(ti) 提升改造,2018年農(nong) 曆九月二十六,我的農(nong) 家樂(le) 開張了,這也是村裏的第7家農(nong) 家樂(le) 。”李保成清晰地記得這個(ge) 日子,經營農(nong) 家樂(le) 的第一個(ge) 月,他就掙到了4000元,也就是這一年,他正式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其實李保成並不會(hui) 做飯,經營農(nong) 家樂(le) 前他先去了其他的農(nong) 家樂(le) 打工,學了一段時間手藝。李保成說,村裏的農(nong) (藏)家樂(le) 都是一些家常菜,在做菜方麵,各農(nong) 家樂(le) 經營者都會(hui) 互相幫忙教授菜式,起到傳(chuan) 幫帶的作用,現在自己的拿手菜是爆炒土雞。
“最多一天能接待50人,周末收入兩(liang) 三千元,夏天外地遊客多,冬季本地遊客多,大多是回頭客,一年下來收入十多萬(wan) 元。”現在李保成不僅(jin) 有農(nong) 家樂(le) 的收入,還有每畝(mu) 600元的土地流轉金和每年1600元入股合作社的分紅。
在力賽村,許多農(nong) 牧民都和李保成一樣經營著農(nong) (藏)家樂(le) ,也有一些村民把自家庭院裝修好以後出租給他人經營。
賈婆婆家的農(nong) 家樂(le) 正在裝修,由於(yu) 丈夫外出務工,兩(liang) 個(ge) 孩子還小,她一個(ge) 人無力經營,裝修好之後將出租出去,一年下來有七八萬(wan) 元的租金收入,足夠一家人生活。
現在,力賽村的農(nong) (藏)家樂(le) 規模已發展到了48家,其中貧困戶開辦的有18家。全村群眾(zhong) 靠著經營農(nong) 家樂(le) 過上了好日子,同時也為(wei) 周邊村莊群眾(zhong) 提供了更多的就業(ye) 崗位和增收渠道。
2019年,力賽村生態旅遊服務業(ye) 收入突破3500萬(wan) 元大關(guan) ,全村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6萬(wan) 元以上。
在其中一家農(nong) 家樂(le) 的院子裏,家住卓尼縣城的王女士姊妹幾個(ge) 正在喝茶聊天,她說平常上班忙,就趁著周末和姊妹們(men) 帶孩子過來放鬆一下。“離縣城就十幾分鍾,周邊環境很好,很適合周末過來聚餐遊玩。”
2018年底,為(wei) 了確保農(nong) (藏)家樂(le) 經營健康發展,防止惡性競爭(zheng) ,木耳鎮成立了農(nong) (藏)家樂(le) 協會(hui) ,並設立“紅黑榜”,從(cong) 飯菜質量、價(jia) 格、環境衛生、從(cong) 業(ye) 服務等各方麵進行定期考評,統一管理,有效保障了餐桌食品的服務質量。
此外,為(wei) 了讓力賽村沉睡的旅遊資源更加活起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增收渠道多起來,力賽村成立集體(ti) 經濟公司,流轉土地打造了集種植、養(yang) 殖、旅遊休閑和遊樂(le) 體(ti) 驗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綠色生態服務區,按規劃分為(wei) 特色民俗體(ti) 驗區、果蔬采摘區、油菜觀光區和景觀名卉區等。其中力賽花海由牡丹花、菊花草和百日草等20多種名卉組成,每到七八月,百花綻放,吸引了一大批遊客前來觀賞遊玩,力賽村也逐步走出一條生態旅遊服務業(ye) 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省卓尼縣積極推進勞務輸轉就業扶貧
近日,由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人社部門組織的20餘名青壯年,統一趕赴蘭州眾邦商貿中心項目建設工地務工,這是今年該縣在勞務輸轉就業扶貧對接行動中輸轉的第一批農牧村富餘勞動力。[詳細] -
甘肅省甘南州挖掘故事辦“藏家樂” 鄉村廚藝鼓錢包
位於西北大山深處的博峪村依托“土司文化”,將孩童睡前故事——“土司故事”挖掘成為紅色旅遊支撐點,引導村民辦起了獨具特色的“藏家樂”。[詳細] -
甘肅省卓尼縣:找對好路子 過上好日子
一座座極具民族特色的農家別院近在眼前,一條條鵝卵石鋪成的村道錯落有致。12月4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采訪團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