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四川省丹巴縣:臨時安置點受災群眾生活井然有序

劉忠俊 洛絨郎加 楚吳巴登 發布時間:2020-06-22 13: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四川丹巴:臨(lin) 時安置點受災群眾(zhong) 生活井然有序
洪水通過丹巴一大橋。丹巴融媒體(ti) 提供

  記者22日從(cong) 四川丹巴縣委宣傳(chuan) 部獲悉,在“6·17”梅龍溝山洪泥石流災害中臨(lin) 時過渡安置的7200餘(yu) 名受災群眾(zhong) 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安置點帳篷已通電,生活必需品齊全,通訊全部恢複,供水、醫療等配套設施也已投入使用。

  據了解,丹巴“6·17”梅龍溝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當地采取縣城集中安置、就近投親(qin) 靠友、搭建帳篷等方式,在半扇門鎮關(guan) 州村活動室、中路鄉(xiang) 政府、墨爾多山鎮嶽紮小學等地設立了7個(ge) 臨(lin) 時過渡安置點,共安置受災群眾(zhong) 7200餘(yu) 人。其中紅五月村臨(lin) 時過渡安置點安置人員最多。


被洪水淹沒的公路。丹巴融媒體(ti) 提供

  紅五月村是此次山洪泥石流災害受威脅較大的區域之一,“6·17”梅龍溝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紅五月村的村幹部、民兵第一時間組織沿河居民連夜轉移。走進紅五月村臨(lin) 時過渡安置點,77頂帳篷搭建在山間錯落有致,該安置共安置了77戶222人受災群眾(zhong) 。走進安置點,72歲的袁坤富一家正在帳篷裏平整地麵,袁坤富稱,洪災發生時,他發現情況後第一時間叫醒了家人以及左鄰右舍轉移,並主動把家的田地讓出來搭建帳篷。

  61歲的袁乾富家的房屋在此次災害中被衝(chong) 毀,一家人都被臨(lin) 時安置在過渡點。“臨(lin) 時安置點安全,帳篷也搭建起來了,有吃的。房子雖然沒有了,災情過後再建。”袁乾富稱。


臨(lin) 時安置點帳篷內(nei) 燈亮了。丹巴融媒體(ti) 提供

  記者注意到,安置點共有5個(ge) 臨(lin) 時食堂,幾位大姐正在廚房裏忙碌,她們(men) 要為(wei) 近80名受災群眾(zhong) 提供就餐服務,為(wei) 了讓大家吃得好一些,大姐們(men) 力所能及地換著花樣做菜。

  在丹巴與(yu) 小金縣交界處的太平橋鄉(xiang) 黑風頂村電力恢複施工現場,35名電力搶險人員正忙著架設輸電線路,該段新架設的10千伏輸電線路全長1.5公裏,共7跨電杆,是此次電力恢複最關(guan) 鍵的工程。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丹巴縣城至半扇門輸電線路嚴(yan) 重損毀,短時間內(nei) 難以恢複,經過協調,指揮部決(jue) 定從(cong) 阿壩州小金縣取得電源,以便及時解決(jue) 半扇門、太平橋兩(liang) 個(ge) 鄉(xiang) 鎮老百姓的用電問題。“有望恢複堰塞湖以上26個(ge) 行政村,兩(liang) 個(ge) 鄉(xiang) 鎮和四所學校,兩(liang) 個(ge) 衛生院2500多戶萬(wan) 餘(yu) 人的生產(chan) 生活用電。”國網丹巴縣供電公司搶險人員韓聲壽表示。


電力搶險人員正在架通輸電線路。丹巴融媒體(ti) 提供

  突如其來的災害打破了“美人穀”的寧靜,在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災害麵前,丹巴縣幹部、群眾(zhong) 眾(zhong) 誌成城、守望相助、爭(zheng) 分奪秒,僅(jin) 用6個(ge) 小時就疏散了5100餘(yu) 戶2.12萬(wan) 人,龐大的數字折射出令人驚歎的速度。目前,災區物資供應充足,受災群眾(zhong) 已全部妥善安置,搶險救援等工作正有序進行。

  據悉,受持續強降雨影響,21日18時,大渡河丹巴站超保證水位0.97米,大渡河瀘定站超警戒水位0.77米。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消息稱,受近日持續強降雨影響,該省已啟動IV級防汛應急響應。另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川西高原仍有較強降雨,防汛抗洪形勢嚴(yan) 峻。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