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近1900萬人受惠!“三區三州”進入“大電網”時代

薑琳 楊迪 發布時間:2020-07-02 17:18:00來源: 新華網

  隨著四川阿壩夾壁至馬塘110千伏線路工程帶電投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農(nong) 網升級改造全麵完成。

  這意味著,“三區三州”進入“大電網”時代,近1900萬(wan) 居民實現從(cong) “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電燈不亮”“機器不轉”成為(wei) 曆史。

  “能隨時在家給手機充電,實在太好了”

  海拔5000多米的哲拉山中,隻有9戶人家的南雪村是林芝地區最偏遠的村落之一。6月15日一早,村民們(men) 不約而同來到村口嶄新的變壓器下。隨著施工人員送電操作完成,清脆的鞭炮聲響徹山穀。

  “過去全村40幾口人靠一台隻有12千瓦的小水力發電機供電,東(dong) 家點燈西家滅。到了冬季,大雪封山,根本發不出電,全村幾乎無電可用。”村民仁次多吉一邊說,一邊跑回家打開了電視機。

  “看這畫麵多穩定。”仁次多吉笑得合不攏嘴,“以後能隨時在家給手機充電,實在太好了!”

  作為(wei) 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三區三州”中的許多地區位置偏遠、環境惡劣,過去一直靠小水電、小光伏電維持生產(chan) 生活。

  2018年,我國啟動“三區三州”、抵邊村寨農(nong) 網改造升級攻堅三年行動計劃。截至6月末,改造升級全麵完成。偏遠貧困地區基本實現大網電延伸覆蓋,供電“卡脖子”、低電壓、可靠性差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化解。

  建設者不畏險阻、攻堅克難

  工程順利推進、如期完成,源於(yu) 建設者不畏險阻、攻堅克難。

  6月30日投運的四川阿壩夾壁至馬塘110千伏線路,全長46.5千米,跨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重冰區。就在兩(liang) 個(ge) 月前最高海拔點位施工建設期間,線路所在的鷓鴣山連降10餘(yu) 天大雪。施工人員連續7天7夜頂風冒雪搶通物資運送通道,保障了工程穩步推進。

  在四川甘孜,理塘至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的施工塔位最高達到海拔4600米。由於(yu) 高原氣候惡劣,飯菜涼得快,電力建設者們(men) 平均用餐隻花5分鍾。曬傷(shang) 的臉龐和幹裂的嘴唇,成了他們(men) 的共同印記。

  2018年至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累計投資304億(yi) 元至“三區三州”電網建設。超過15.3萬(wan) 名建設者克服高寒缺氧、氣候惡劣等困難,在高山上、深穀間架起一座座高塔,拉起一根根銀線,將“大電網”的“穩定電”送到千家萬(wan) 戶。

  經過3年艱苦建設,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和西藏的198個(ge) 貧困縣用電條件顯著改善,近1800萬(wan) 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截至目前,南方電網公司也累計投入10.2億(yi) 元,完成“三區三州”中雲(yun) 南迪慶、怒江等深度貧困地區農(nong) 網改造升級攻堅任務,惠及農(nong) 村居民近百萬(wan) 人。

  “民宿火起來”“機器響起來”

  “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的實施,解決(jue) 了深度貧困地區供電“最後1公裏”問題。機電設備在生產(chan) 經營中得以廣泛應用,拉動相關(guan) 地區發展特色畜牧業(ye) 、旅遊業(ye) 以及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不久前,甘肅甘南州臨(lin) 潭縣八角鎮牙紮村,電力人員為(wei) 村裏的低壓線路更換了嶄新的電表箱。這裏居住著175戶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村民李海峰開了一家花穀民宿,對“穩定電”格外期盼。

  “之前連煮飯用電都成問題。旺季時遊客多,電供不上,一下子煮不出那麽(me) 多人的飯。遇到陰天下雨,電燈就會(hui) 一閃一閃,電視也看不成,很影響遊客體(ti) 驗。”李海峰說。

  隨著“大電網”到來,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明顯提高。2020年,國網甘南供電公司又為(wei) 牙紮村升級改造線路。

  “電的動力升級,我們(men) 的日子也‘升級’。現在民宿火起來,機器響起來,農(nong) 產(chan) 品能就地加工並通過網紅直播賣出去,未來發展一定會(hui) 更好。”李海峰表示。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供電水平,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電力作為(wei) “先行官”,為(wei) 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勁支撐。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