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後花園”青海年保玉則:“休養生息”守護“中華水塔”
“兒(er) 時的美景又回來了,格桑花遍地盛開,湖中的魚又多又肥……”在海拔3900多米的年保玉則,生態管護員肉公一邊巡護,一邊對記者說。
7月2日,記者探訪了關(guan) 停後的年保玉則,這裏格桑花遍地盛開,成群結隊的魚在湖邊搶食,曾經修建過棧道、帳篷、觀景台的痕跡也已被大自然撫平。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索乎日麻鄉(xiang) 的年保玉則意為(wei) “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山形如蓮花,總麵積3469平方公裏,保存有冰蝕地貌、冰磧地貌、現代冰川等地質遺跡,有“天神後花園”之稱。
盛夏的年保玉則遍地開著金黃色的格桑花,遠處的湖水、雪山與(yu) 藍天白雲(yun) 相互交映,宛如一幅油彩畫。肉公和他的隊友們(men) 手拿編織袋和長長的夾鉗按點進行巡護。
“現在可比以前輕鬆多了,垃圾已基本找不到了,除了當地的牧民以外,很少有人來這邊了。”肉公對中新社記者說,家鄉(xiang) 的生態也越來越好了。
自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年保玉則旅遊觀光、餐飲、住宿等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引得遊客紛至遝來,但也因此產(chan) 生了垃圾,加之牧民過度放牧和中藏藥材的采挖,地處三江源核心區的年保玉則生態受到破壞。
為(wei) 保護水源和草場地、維護三江源生態,2018年4月起,年保玉則正式關(guan) 停,且無限期停止對外開放。
圖為(wei) 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的年保玉則。 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肉公說,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他逐步意識到遊客增多帶來的環境汙染,也發現遊客踩踏草皮後,格桑花也慢慢開得少了。他便與(yu) 其他牧民自發在景區周邊撿垃圾,盡量維護環境。
隨著景區的關(guan) 停,當地政府為(wei) 每塊土地、湖泊設立了生態保護員,動員全縣力量,“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肉公與(yu) 當地其他牧民正式肩負起保護“中華水塔”的責任。
“以前每年夏季是景區遊客最多的時候,也是垃圾最多的時候。那時候一夏天能撿100多袋垃圾,光犛牛馱運就得拉50多趟。”肉公回憶道,後來景區關(guan) 停了,外麵的人進不來,垃圾也漸漸沒有了。
“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在巡護途中,經常與(yu) 雪豹、棕熊、岩羊、猞狸等珍稀野生動物‘邂逅”,但是以前遊客多,基本找不到它們(men) 。”久治縣索乎日麻鄉(xiang) 索日村二社隊長曲保說。
如今,關(guan) 停後的年保玉則也漸漸恢複生機。中新社記者在年保玉則西姆措湖畔看到,遍地盛開著格桑花如金色地毯一般,成群結隊的魚在湖邊搶食,曾經修建過棧道、帳篷、觀景台的痕跡也已被大自然撫平。
圖為(wei) 生態管護員正在巡護。 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
“年保玉則關(guan) 閉後,當地政府根據草場的等級和麵積為(wei) 牧民提供了補貼,給減少畜牧的牧民給予資金獎勵,以此來幫助牧民克服困難。”久治縣副縣長、縣生態環境局局長索南忠說。
索南忠表示,年保玉則關(guan) 停後,景區裏的植被都恢複得很好,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越來越多,當地牧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年保玉則停止開放一年多後——“天神後花園”重現水清草豐
年保玉則曾引得遊客紛至遝來,一度人畜過載、生態失衡。2018年4月,年保玉則停止開放。禁遊一年半,“天神後花園”近況如何?[詳細] -
年保玉則的格桑花多了
保護水源和草場地、維護三江源生態,是政府關閉年保玉則的原因。據當地官員介紹,關閉後已經杜絕人為活動對自然的破壞,這一點是看得見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