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高原精靈”守護者:保護好藏羚羊是我們的使命

王浡 發布時間:2020-07-14 10:40:00來源: 新華網

  清晨7點,烏(wu) 雲(yun) 蓋住一望無垠的可可西裏。

  龍周才加站在索南達傑保護站院裏看了看天氣,被高原烈日曬得黑紅的臉上,眉頭緊鎖,“看樣子要變天,路更不好走。”

  夏天凍土消融,變成泥潭沼澤。巡護路上,他們(men) 經常會(hui) 陷車,有時隻能棄車步行。

  位於(yu)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的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是青藏高原上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特有野生動物最集中區域之一。

  1997年,可可西裏第一個(ge) 保護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建在昆侖(lun) 山腳。

  龍周才加是保護站副站長,個(ge) 子不高卻很壯實。31歲的他在這片4.5萬(wan) 平方公裏的“生命禁區”,堅守了14個(ge) 春秋。

  “剛來時,高寒缺氧不說,水電氣都沒保障。和我一批來的隊員,多數都離開了。”龍周才加卻越幹越喜歡,“這兒(er) 不僅(jin) 保護藏羚羊,還能交到一群好兄弟。”

  吃過早飯,隊員們(men) 整裝出發。半個(ge) 多小時顛簸後,越野車停在一處路口。龍周才加蹲下來,仔細觀察泥濘路麵上的輪胎印。

  “如果遇到新胎印,就得觀察是否有人擅闖保護區。現在偷獵藏羚羊幾乎沒有了,但不能放鬆警惕。”龍周才加給隊員們(men) 詳細講解。

  身材矯健、奔跑如飛的藏羚羊被稱為(wei) “高原精靈”。藏羚羊絨纖細柔軟,被稱為(wei) “軟黃金”。過去因偷獵猖獗,數量銳減。

  隨著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成立以及巡護常態化,這裏的藏羚羊數量已從(cong) 不足2萬(wan) 隻,恢複到如今的7萬(wan) 多隻。

  不到20歲的王文豪是保護站裏最年輕的隊員,因缺氧而嘴唇青紫,他還是瞪大眼睛,仔細聆聽。

  在一次次跟著巡護中,王文豪逐步熟悉了防範盜獵、應急救援、垃圾收集等工作內(nei) 容,“我要學的還很多。”

  遠處雨幕,逐漸臨(lin) 近。風雨裹挾著沙石,砸在車玻璃上,啪啪作響。隊員們(men) 乘坐的越野車,被風吹得來回晃動。

  “別擔心,高原上風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龍周才加寬慰道。

  風雨停歇,烏(wu) 雲(yun) 消散,陽光鋪灑。

  遠處,幾隻雄性藏羚羊,頂著長角來回張望。

  “那隻是我們(men) 救助的!沒想到都長這麽(me) 大了。”龍周才加舉(ju) 起望遠鏡,興(xing) 奮地告訴記者。

  仔細觀察後,龍周才加講起他與(yu) 這隻藏羚羊的故事。“大概是2017年6月,一隻走散的小羊,被帶回保護站。我喂養(yang) 了快一年,一眼就能認出來。”

  索南達傑保護站有一個(ge) 救助中心,專(zhuan) 門救助受傷(shang) 的野生動物,累計已救助包括藏羚羊在內(nei) 的動物500多隻。

  每年都會(hui) 有一些與(yu) 羊群走散的藏羚羊幼仔,被送到保護站臨(lin) 時“收養(yang) ”。保護站裏14名隊員,都當過藏羚羊“奶爸”,保護站也成為(wei) “藏羚羊幼兒(er) 園”。

  今年藏羚羊遷徙產(chan) 仔季,可可西裏巡護隊員成功救助的11隻藏羚羊幼仔,都被陸續送至保護站,統一喂養(yang) 。

  “為(wei) 養(yang) 好它們(men) ,我們(men) 喂奶、治病,甚至還陪睡覺呢。”隊員才仁多傑笑著說。不少藏羚羊剛來時,緊張又虛弱,隊員們(men) 隻好把被褥搬到羊圈,陪著一起入眠,讓小羊能睡踏實。

  這些藏羚羊,最終都將放歸野外。“在一起有感情了,隻能強忍著不舍放出去。後麵還不能去尋找、接觸它們(men) ,得盡可能減少人為(wei) 因素對藏羚羊的幹擾。”才仁多傑坦言。

  可可西裏自然條件惡劣,生態恢複能力差,稍有破壞,可能得上千年才能修複。龍周才加說:“保護好藏羚羊,保護好它們(men) 的家園,是我們(men) 的使命。”

  回到車上,繼續巡護。疲憊掩蓋不住的成就感,寫(xie) 滿在一張張風吹日曬的滄桑臉龐上。

  車窗外,一群“高原精靈”正歡快奔跑、遷徙跳躍……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