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推進“廁所革命”建立垃圾淘寶店 稻城亞丁邁向新高度

木子 發布時間:2020-07-29 16:40:00來源: 四川日報


稻城亞(ya) 丁景區內(nei) 的生態廁所。王磊 攝

  稻城亞(ya) 丁風景區位於(yu)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境內(nei) ,這裏有壯麗(li) 的雪山、清澈的湖泊、秀美的高山草甸,至今仍保持著舉(ju) 世罕見的景觀,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自然風光,被譽為(wei) “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是攝影愛好者的打卡地。

  2020年,隨著甘孜州建州70周年的到來,稻城亞(ya) 丁風景區迎來了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機遇,將以全新的自然美、景觀美獻禮甘孜州建州70周年,迎接海內(nei) 外遊客。

  推進“廁所革命” 建立垃圾淘寶店 讓遊客舒心

  稻城亞(ya) 丁風景區平均海拔4000米,年平均氣溫12℃,最低氣溫零下27℃,受高寒氣候、地形地貌、交通條件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建廁難、管廁難、護廁難、如廁難”是稻城亞(ya) 丁風景區麵臨(lin) 的難題,成為(wei) 景區發展的痛點。同樣讓人揪心的還有垃圾問題,由於(yu) 景區麵積比較廣闊,以及遊客活動區域的擴大,垃圾清理運送難,也成為(wei) 景區環境保護的難點。

  不過,今年遊客前往稻城亞(ya) 丁風景區旅遊時,會(hui) 欣喜地發現,景區內(nei) 廁所潔淨如新,景區環境幹淨整潔,以前遊客抱怨多的如廁難和垃圾清運難等問題都有了改觀,這得益於(yu) 景區管理局先後推行的“廁所革命”和“垃圾淘寶店”兩(liang) 項創新舉(ju) 措。稻城亞(ya) 丁風景區將“廁所革命”作為(wei) 景區發展戰略來抓,探索出一種“以商建廁、以商養(yang) 廁、以商管廁”的全新模式,構建了以廁所為(wei) 載體(ti) 的旅遊管理、旅遊服務、旅遊運營新體(ti) 係,景區大膽探索市場準入機製,積極引進社會(hui) 優(you) 勢資源,努力創建“聯營共建”的合作機製,全麵構建“廁所+”運營、管理、服務與(yu) 宣傳(chuan) 新模式。堅持通過“技術應用”“技術創新”“技術拓展”來推動景區“廁所革命”,成效顯著。

  稻城亞(ya) 丁風景區將“小廁所”建成一個(ge) “小平台”,構建以廁所為(wei) 節點的網格化管理、服務、展示平台,從(cong) 而將“廁所群”集成一個(ge) “大平台”。優(you) 先解決(jue) 周邊群眾(zhong) 就業(ye) ,銷售本土旅遊特色產(chan) 品,展示本地文創產(chan) 品,建立景區“一碼遊亞(ya) 丁”電商平台。景區管理局通過“以商建廁、以商養(yang) 廁、以商管廁”運營模式,將“廁所運營”所得利潤的60%分給亞(ya) 丁旅發公司、稻城縣,群眾(zhong) 在其中獲得分成收益,讓旅遊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zhong) ,讓群眾(zhong) 參與(yu) 旅遊發展,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和脫貧奔小康。

  如果說如廁是解決(jue) 遊客的“內(nei) 急”,那麽(me) 垃圾就成了遊客的“外急”,隨意扔,汙染環境,隨身攜帶,很多遊客又沒有準備垃圾袋。今年稻城亞(ya) 丁風景區開放後,根據以上情況加大了對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力度,策劃和啟動了“藍色星球保護計劃”係列活動,建立景區“垃圾淘寶店”——即遊客在景區內(nei) 遊覽時,工作人員向遊客發放清潔袋,引導遊客將垃圾放入清潔袋,可到指定地點兌(dui) 換禮品。目前,“垃圾淘寶店”主要設立在景區紮灌崩亞(ya) 丁驛站、洛絨牛場亞(ya) 丁驛站,可兌(dui) 換稻城亞(ya) 丁文創禮品和土特產(chan) ,運行一段時間以來,景區的環境衛生得到了很大提高,遊客在文明遊覽中收獲良多。


攝影師的打卡地——洛絨牛場。王磊 攝

  完善立體(ti) 交通 加強智慧建設和旅遊服務 遊客暢達樂(le) 遊

  如今,“蜀道難”正在成為(wei) 曆史,對於(yu) 地處高海拔地區的稻城亞(ya) 丁風景區而言,也是如此。現在要遊覽這片“淨土”,不僅(jin) 可以輕鬆自駕前往,還可以從(cong) 多個(ge) 城市坐飛機而來,稻城亞(ya) 丁機場已開通成都、重慶等6條直航航線,以及杭州、珠海等3條經停航線。

  從(cong) 陸路交通來看,雅康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省道216線升格為(wei) 國道227線,並與(yu) 國道318線相銜接,可直達稻城亞(ya) 丁。另外,雲(yun) 南麗(li) 江、迪慶,瀘沽湖和稻城亞(ya) 丁的旅遊環線公路已全麵貫通,稻城亞(ya) 丁至迪慶3小時可達、至麗(li) 江5小時可達。稻城亞(ya) 丁風景區內(nei) 完成了40公裏仁亞(ya) 路和6.7公裏觀景車道改造,建成乘車服務中心4個(ge) 、綜合服務區4個(ge) ,遊客中心及鎮區2700多個(ge) 停車位投入使用,景區配備旅遊環保大巴車113輛、觀光車161輛。同步推進配套設施建設,可容納6000人的新遊客中心建成投用,增設民俗文創街、民俗文化廣場等文旅設施,新建棧道16公裏、步遊道24公裏、觀景台53個(ge) 、標識標牌2000個(ge) ,方便遊客遊覽高原勝景。

  進得來,行得暢,遊得開心,是景區服務遊客的基本準則。稻城亞(ya) 丁針對高原景區交通條件所限,多種交通需求並行的特點,專(zhuan) 門設置了汽車道、馬道、人行道,實現“人車分流”“人馬分流”。同時,增設綜合服務中心、購物中心、富氧餐吧等服務設施,全麵推行從(cong) 業(ye) 人員集中培訓、持證上崗、積分考核等製度,組織開展多層次專(zhuan) 業(ye) 培訓,為(wei) 遊客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旅遊服務。圍繞服務智能化,建成智慧平台中心1個(ge) 、基站39個(ge) 、監控200個(ge) 、應急呼叫點30個(ge) ,建成官方網站、微信公眾(zhong) 號、人臉及身份證入園閘機、一碼遊平台、攜程美團網絡分銷、SOS應急係統、景區廣播等智慧旅遊係統,基本實現“可視化、可量化、可預測、可控製”智能化服務。

  稻城亞(ya) 丁景區管理局根據高原地區氣候多變的特點,專(zhuan) 門建立了“1個(ge) 環境保護處+5個(ge) 保護站+1個(ge) 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機製,全麵實施環境保護網格化、專(zhuan) 業(ye) 化管理;建立健全景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和負氧離子監測係統,實施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組建環衛隊3個(ge) 65人,實現景區垃圾“日產(chan) 日清”。同時,強化旅遊安全保障,修訂完善旅遊安全規章製度及應急預案,全力推進流程化、規範化、製度化管理。組建旅遊安全管理機構,專(zhuan) 設安全員,完成“1+10”(1個(ge) 中心、10個(ge) 站點)救援體(ti) 係建設,配備救護車、醫務室和救護隊。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