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堅守在黃河源頭汛情現場的氣象人

劉璐 孫睿 發布時間:2020-08-03 10:35:00來源: 中新網

堅守在黃河源頭汛情現場的氣象人
圖為(wei) 祁緒龍調試觀測設備。劉璐 攝

  “小祁不管在哪裏,我們(men) 都很放心。”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氣象局副局長陳定穩說,這不,他又出現在了黃河源頭汛情服務的現場。

  皮膚黝黑,精明能幹,青春洋溢,哪有困難就出現在哪裏,28歲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氣象局觀測員祁緒龍是單位的“萬(wan) 精油”。

  6月19日,黃河上遊唐乃亥水文站流量達2500立方米每秒,形成黃河2020年第1號洪水,黃河上遊防汛形勢趨於(yu) 嚴(yan) 峻。據氣候資料分析,6月以來,青海省果洛州平均降雨量達218.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8%,總體(ti) 偏澇,加上前期冰雪融水及流量持續偏豐(feng) 的影響,黃河上遊流量不斷增大,黃河拉加段防汛壓力不斷增加。

  根據防汛需要,祁緒龍第一時間趕赴瑪沁縣拉加鎮瑪爾擋水電站開展實地氣象監測工作,搜集當地最新氣象信息,為(wei) 各級防汛指揮部提供氣象決(jue) 策信息。

  地處黃河源頭的拉加鎮平均海拔3700米,空氣稀薄,高寒缺氧,區域內(nei) 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區無法滿足氣象觀測站設站條件,氣象站網稀少。為(wei) 了獲得黃河拉加段上下遊氣象水文資料,祁緒龍和同事們(men) 需要在水電站大壩附近臨(lin) 時搭建氣象觀測站。

  通往觀測點的道路無法通車,他就和同事們(men) 扛著設備,徒步跋涉,半個(ge) 小時到達觀測點後,開始搭建便攜式自動站。

  青藏高原的天氣就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十幾分鍾前還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此時冰雹強降水輪番上陣。為(wei) 了更早獲取氣象觀測數據,祁緒龍頂著冰雹繼續調試觀測設備,絲(si) 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現在回想起來,櫻桃大的冰雹砸在身上是真的疼啊。”祁緒龍笑著說。

  在臨(lin) 時觀測點,吃飯成了祁緒龍和同事們(men) 最大的問題。每天早上出發去觀測點時,他們(men) 都會(hui) 在藏族老鄉(xiang) 家購買(mai) 糌粑,帶上水壺。“不遇到陰雨天就是萬(wan) 幸啊,至少還有熱水喝。”祁緒龍說,晴天的時候他們(men) 才能利用太陽能設備燒熱水,如果遇到陰雨天,他們(men) 就隻能喝涼水。

  在瑪爾擋水電站駐守的日子裏,祁緒龍絲(si) 毫不敢鬆懈,與(yu) 同事輪班24小時盯守,密切監視天氣,收集氣象、水文觀測數,遠程與(yu) 果洛州氣象台會(hui) 商拉加鎮天氣情況,並與(yu) 水文站進行溝通聯係。此外,他還要前往臨(lin) 河沿岸、地質災害隱患點、山洪災害易發生區等重要區域進行巡查,收集災情,及時向單位報告。

  6月22日,黃河拉加段水位海拔高度已漲至3079.12米。聽見屋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祁緒龍從(cong) 睡意朦朧中猛地站起來,一把抓起雨衣就向觀測點跑。到達觀測點便開始進行雨量觀測。半小時後,他完成了觀測,第一時間把觀測數據傳(chuan) 回了果洛州氣象台。從(cong) 觀測點往回走的路上,他才抹了一把臉,分不清臉上的到底是汗水還是雨水。

  祁緒龍和同事們(men) 一周的連續跟蹤觀測,獲取了大量一手氣象和水文數據。果洛州氣象台根據這些數據製作了4期《黃河上遊果洛段氣象服務專(zhuan) 報》,全州各級氣象部門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84期。

  “每次看到水位上漲,我整個(ge) 人都是緊張的,都會(hui) 反複核對觀測的數據,保證數據的準確性。”祁緒龍說,不值班的時候心裏也放不下觀測數據,沒事也會(hui) 跟著同事一起到觀測點看看。

  隨著拉加鎮雨過天晴,黃河拉加段水位也恢複了正常,陽光灑在小鎮裏,暖意洋洋。祁緒龍和同事們(men) 也結束了一周的觀測工作。臨(lin) 走時,當地牧民們(men) 拉著他的手說:“太辛苦了,感謝你們(men) 日夜的駐守,我們(men) 才能睡上安穩覺。”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