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誌工作完成
圖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nei) 的黑頸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攝
9日,記者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ye) 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於(yu) 7月26日至8月4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誌工作,調查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種群比較健康,是黑頸鶴良好的棲息地。
黑頸鶴作為(wei) 青藏高原濕地鳥類的旗艦物種,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存和繁衍於(yu) 高原的鶴類。此次調查研究將為(wei) 今後開展珍稀瀕危水鳥研究與(yu) 保護積累有益經驗。
據悉,此次調查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鄰近濕地黑頸鶴80隻(53隻成鳥和27隻幼鳥),幼鳥比例達到33.8%。此次佩戴衛星跟蹤發射器和環誌的15隻黑頸鶴均為(wei) 幼鶴,佩戴衛星跟蹤器的15隻幼鶴遷徙路線將於(yu) 12月初揭曉。
圖為(wei)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誌工作。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攝
為(wei) 全麵掌握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及水鳥種類和數量,2019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啟動了為(wei) 期5年的黑頸鶴等遷徙水鳥專(zhuan) 項調查。通過兩(liang) 年調查,初步掌握了青海片區黑頸鶴等遷徙水鳥種類、數量及分布格局,為(wei) 深入研究旗艦物種黑頸鶴繁殖策略、遷徙路線等情況奠定了紮實基礎。
據悉,目前,正值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評估驗收前期備戰的關(guan) 鍵時期,順利完成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環誌任務,將成為(wei) 評估驗收期間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科研監測體(ti) 係建設中的一個(ge) 鮮明特色和亮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黑頸鶴成雙“起舞”祁連山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近日,在青海省海北州祁連山腹地的花海鴛鴦濕地,兩隻黑頸鶴在此棲息,它們頭頂鮮紅,羽毛潔白,時而在湖邊嬉戲,時而翱翔在天空中,雙腿纖細,神采飄逸,不禁讓人沉醉。[詳細] -
2019年首批黑頸鶴遷抵青海玉樹嘉塘草原
近日,伴隨天氣日漸轉暖,2019首批黑頸鶴遷抵此間嘉塘草原,目前正處於集群狀態。黑頸鶴幼鶴每年5月前後在青藏高原等地孵化破殼,10月底成年鶴攜幼鶴飛往較溫暖的西藏南部、雲南等地越冬。[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記錄到黑頸鶴完整孵化行為
記者14日從從青海省祁連山國家公園體製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科研人員利用紅外相機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采集到黑頸鶴完整孵化行為,涵蓋雌雄鶴換孵儀式、警戒及雪中孵化等多個行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