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趕羊下山後——甘肅省舟曲縣果耶鎮植綠治窮見聞

張欽 文靜 發布時間:2020-08-18 14:30:00來源: 新華社

  張國慶是果耶鎮出了名的養(yang) 殖戶。

  “以前放養(yang) 土山羊,現在養(yang) 梅花鹿、黑驢,一輩子都和動物打交道!”張國慶說。

  46歲的張國慶家住果耶鎮甘子溝村,是甘子溝村紅陽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理事長。果耶鎮位於(yu)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全鎮2370戶人家中,36%是藏族。


果耶鎮雲(yun) 霧繚繞,滿目蒼翠。新華社記者 張欽 攝

  以前,果耶鎮土地貧瘠,資源匱乏。養(yang) 殖業(ye) 是這裏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家家戶戶都放養(yang) 土山羊。土山羊肉質緊實,銷路好,但山羊善爬陡坡,喜愛啃食草根、樹皮,對植被破壞嚴(yan) 重。

  “100隻山羊,不到半年,能吃空一個(ge) 山頭。”張國慶說。羊在前麵啃食,人們(men) 就跟在後麵開荒,把草地變成莊稼地。山上的草越來越少,土山羊的養(yang) 殖規模也越來越小。被羊啃過的山地沙化嚴(yan) 重,變成耕地後畝(mu) 產(chan) 量低,廣種薄收。

  十幾隻土山羊、六畝(mu) 地,曾是張國慶一家賴以生存的全部。然而,種地收成差,養(yang) 羊育肥難,他始終擺脫不了貧困。

  土山羊對生態的破壞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2013年,舟曲縣出台規定,推行趕羊下山,封山禁牧,並投入400多萬(wan) 元,在全縣範圍內(nei) 淘汰土山羊。

  張國慶賣掉了家裏的羊。沒想到,沒了羊,他像掙脫了束縛,外出打工,一個(ge) 月有3000多元收入。

  果耶鎮還有一部分長期以養(yang) 殖為(wei) 生的農(nong) 戶,除了養(yang) 羊,一無所長。沒了土山羊,相當於(yu) 斷了他們(men) 的收入。經過幾番調研,果耶鎮政府決(jue) 定發展舍飼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

  張國慶被村幹部找上門。作為(wei) 村裏曾經的養(yang) 殖能手,大家希望他當帶頭人。他思前想後,決(jue) 定重操舊業(ye) 。

  2017年,拿著打工攢下的錢,張國慶和幾位村民一起,在政府的支持下,建了一座養(yang) 殖場。不同的是,養(yang) 殖場裏養(yang) 的不再是人們(men) 熟知的土山羊,而是200多隻梅花鹿和170多頭黑驢。


甘子溝村紅陽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裏的梅花鹿正在吃草。新華社記者 張欽 攝

  張國慶算了筆賬:“養(yang) 殖場一年產(chan) 100多斤鹿茸,育肥黑驢肉近10噸。一年下來,效益過百萬(wan) 元。”

  合作社通過“資源變資產(chan) 、資金變股金、農(nong) 民變股東(dong) ”的模式,帶動全鎮195戶貧困戶入股,每年發放入股分紅資金30多萬(wan) 元。

  自2013年至2018年,舟曲縣累計淘汰土山羊9.6萬(wan) 餘(yu) 隻,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13萬(wan) 多畝(mu) ,鼓勵人們(men) 義(yi) 務植樹600多萬(wan) 株。


村民韓興(xing) 龍給合作社的黑驢喂草。新華社記者 張欽 攝

  趕羊下山,義(yi) 務種樹,果耶鎮重新披綠。曾經裸露著石頭表皮的荒山,如今被重新披上綠色。小鎮四麵環山,盛夏時節,高矮不一的樹叢(cong) 顯現出層層疊疊的綠。

  植被恢複,生態體(ti) 係也向好循環。張國慶說,每當養(yang) 殖場傳(chuan) 出呦呦鹿鳴,還會(hui) 吸引來野生鹿隔山呼喚。

  綠色發展的理念也倒逼產(chan) 業(ye) 的轉變。為(wei) 了守住這抹綠,舟曲縣發展經濟林果和中藏藥材種植,鼓勵舍飼養(yang) 殖,探索綠色發展新方式。同時,舟曲縣致力“七改”,美化人居環境,引導當地群眾(zhong) 改圈、改廁、改廚、改房、改院、改炕、改生活陋習(xi) ,對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進行改革。

  作為(wei) 甘子溝村的幫扶單位,甘肅省委統戰部給每家農(nong) 戶提供6100元資助金,用於(yu) 改造廚房。如今,家家戶戶都安裝了抽油煙機和煤氣灶,曾經被煙熏得黢黑的廚房變得敞亮。

  果耶鎮的植綠治窮是舟曲縣的一個(ge) 縮影。舟曲縣縣長郭子文介紹,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充分證明了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