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你笑起來真好看】畫筆下的“多彩”人生

卡婭梅朵 發布時間:2020-08-24 10:24:00來源: 新華網

  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龍樹畫苑的畫室內(nei) ,十幾個(ge) 年輕人盤腿而坐,手握著畫筆,細細勾勒。

  今年剛滿20歲的關(guan) 卻旦正,臉上還帶著些許稚嫩,但正在繪畫的他眼神專(zhuan) 注而堅定,即使身後有來往參觀的遊客,也沒有絲(si) 毫的分神。

  在他筆下,一幅唐卡作品正在悄然綻放。


關(guan) 卻旦正正在聚精會(hui) 神地繪畫。新華網 卡婭梅朵攝

  關(guan) 卻旦正的父親(qin) ,是一名唐卡畫師。從(cong) 小的耳濡目染,讓關(guan) 卻旦正愛上了繪畫,也在他心裏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

  “小時候就喜歡在書(shu) 本和作業(ye) 本上畫畫,這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關(guan) 卻旦正說到,源於(yu) 熱愛,兩(liang) 年前,他來到了龍樹畫苑,開啟了他的學徒生涯。

  雖然已經在畫苑學習(xi) 了兩(liang) 年,他仍然算是這裏的“新人”。每天上午7點,關(guan) 卻旦正就開始了一天的繪畫,晚上回到宿舍,還要在練習(xi) 本上用鉛筆反複練習(xi) 。


圖為(wei) 關(guan) 卻旦正的練習(xi) 本。新華網 卡婭梅朵攝

  唐卡的繪製要求嚴(yan) 苛,程序極為(wei) 複雜。勾勒線條、上色、上金,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細致,需要畫師有非同尋常的耐心與(yu) 細心。為(wei) 了讓學徒們(men) 安心學畫,解決(jue) 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熱貢藝術傳(chuan) 承人,同時也是龍樹畫苑經理的完德尖措做了很多工作。


圖為(wei) 顏料碾磨室。繪製唐卡的顏料由純天然的礦物製成,色彩鮮豔、曆久彌新。新華網 卡婭梅朵攝

  在畫苑,所有前來學習(xi) 繪畫唐卡的學徒都能免學費、免食宿,每年過年還會(hui) 發放補助,少則幾千,多則上萬(wan) 元。

  同仁,藏語“熱貢”,意為(wei) “金色穀地”。在這裏,熱貢藝術宛如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和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的熱貢藝術後,唐卡收藏日漸升溫,價(jia) 格也翻了好幾番。因此,在同仁,一名優(you) 秀畫師的收入相當可觀。


在龍樹花苑的展示大廳,遊客正在觀賞展出的唐卡作品。新華網 卡婭梅朵攝

  “目前,從(cong) 我們(men) 龍樹畫苑學成出師的畫師共有528名,還在培訓中的有170人。已出師的畫師又開始帶新的學徒,這樣加起來,總共輻射到1000多人。”據完德尖措介紹,現在畫師們(men) 的年收入一般都能有十多萬(wan) 元,最多的能達到上百萬(wan) 元,不同程度上解決(jue) 了當地民眾(zhong) 的溫飽問題和再就業(ye) 問題。


圖為(wei) 龍樹畫苑。新華網 卡婭梅朵攝

  近年來,依托熱貢文化資源優(you) 勢,同仁市積極打造“文化+扶貧”產(chan) 業(ye) ,建成唐卡、泥塑等4個(ge) 省級文化扶貧產(chan) 業(ye) 基地,下設20個(ge) 扶貧車間,共有2.6萬(wan) 餘(yu) 人從(cong) 事文化產(chan) 業(ye) 。

  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唐卡畫師,需要天賦、悟性和堅持不懈的磨煉。對關(guan) 卻旦正來說,想要從(cong) 學徒成為(wei) 畫師,可能還需要練習(xi) 四五年的時間。但他堅信,隻要把畫筆牢牢握在手中,他就能畫出自己的“多彩”人生。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同仁:傳承熱貢藝術 走文化脫貧之路

    據統計,同仁縣旅遊總收入從2011年3.8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9.52億元。熱貢藝術品銷售及文化產業收入也從2011年的2.4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7.8億元,熱貢文化從業人員從2011年的1.31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4.16萬人。[詳細]
  • 非遺“唐卡”的產業化扶貧之路

    著名唐卡藝人紮西尖措、曲智兄弟開辦的熱貢龍樹畫苑正是集中培養唐卡藝人的重點傳習機構。除了當地的藏族同胞來熱貢龍樹畫苑學習唐卡繪畫外,也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來學習,來自河北保定的楊賽已學習5年唐卡,年收入有近8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