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隻要能走就會一直堅持
寒風凜冽,湖水冰涼,寒徹入骨。十月中旬的青海湖湖濱地區最低氣溫達零下二攝氏度,部分河流開始結冰,青海湖牧民巡護隊隊員尖木措卷起褲腿,邁入冰冷的湖水,徒手將陷入淤泥中的廢棄鐵絲(si) 拉上岸。幾分鍾後,尖木措裸露在外的小腿早已凍得通紅。
今年44歲的尖木措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孜河鄉(xiang) 達日村的牧民,自1996年起,尖木措和好友蘇科便開始自發救助普氏原羚等瀕危野生動物,並撿拾垃圾,冬天冒著嚴(yan) 寒下水撿垃圾更是常態。
圖為(wei) 尖木措將淤泥中的廢棄鐵絲(si) 拉上岸。 文思睿 攝
“不去看家裏的牛羊,反而每天走十幾公裏撿垃圾,還沒有錢賺,不知道圖啥。”尖木措說,剛開始身邊很多牧民不理解他們(men) ,但隨著當地垃圾減少,普氏原羚等野生動物增多,生態環境逐漸好轉,青海湖水質改善,當地牧民慢慢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才仁加等人更是主動加入到撿垃圾的隊伍。
每天需要巡護的麵積達十幾公裏,沙丘地區也隻能徒步,尖木措等人日常工作量極大,時常顧不過來。“近年來,到青海湖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垃圾也漸漸增多。”尖木措說。
為(wei) 了進一步改善青海湖周邊湖濱地區的生態環境,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yu) 今年9月28日正式成立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共有3支牧民巡護隊,總計23名牧民參與(yu) 。
尖木措、蘇科、才仁加等八人組成了其中一支牧民巡護隊。日常工作主要是在青海湖畔進行巡護、撿拾垃圾、保護普氏原羚等旗艦物種。
圖為(wei) 牧民巡護隊隊員在青海湖畔撿垃圾。 文思睿 攝
青海湖是中國內(nei) 陸最大的鹹水湖,是維係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ti) ,也是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
“當地牧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對這片區域更加了解,成立牧民巡護隊也是對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補充管理,另外也能更好地保護普氏原羚、黑頸鶴等世界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蔡金龍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牧民巡護隊成立大會(hui) 上說。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岸保護站檢測員王興(xing) 軍(jun) 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世紀六十年代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在150隻左右,在尖木措等民間的保護和官方救助中心的救助下,普氏原羚數量增至上千隻。
“我雖然膝蓋有問題,但隻要一天能走動我就會(hui) 一直堅持。”56歲的蘇科表示,等到他實在走不動的那天,他的兒(er) 子會(hui) “接班”,繼續保護他們(men) 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家園。
才仁加31歲的兒(er) 子孔太才讓十分讚同他父親(qin) 撿垃圾的行為(wei) ,“我隻要有空,就會(hui) 隨他們(men) 一起去撿垃圾,日後我也願意接替爸爸擔任巡護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首批牧民巡護隊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維係著青藏高原生態安全。[詳細] -
青海湖春季巡護檢測到2484隻普氏原羚1.73萬隻水鳥
這次春季巡護通過對14個普氏原羚調查樣區進行樣線調查,檢測到普氏原羚個體2484隻,其中公羚729隻、母羚1755隻。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