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藏族黑陶到白族紮染:千裏瀾滄江畔的“點石成金術”
圖為(wei)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的藏族黑陶。張添福 攝
瀾滄江-湄公河是流經亞(ya) 洲六國的國際大河,素有“東(dong) 方多瑙河”美譽。沿線生態多樣、民族眾(zhong) 多、文化燦爛。其中,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的藏族黑陶、雲(yun) 南省大理州白族紮染等眾(zhong) 多手工技藝,至今熠熠生輝。
圖為(wei)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的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白瑪群加介紹藏族黑陶手藝。張添福 攝
10月12日起,由青海、西藏、雲(yun) 南三省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聯合主辦,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中新社青海分社承辦的“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wan) 裏行的中外媒體(ti) ,在瀾滄江沿線采訪用普通原料“點石成金”的手工技藝。
藏族黑陶:黑如碳、硬如瓷
在瀾滄江流經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藏族黑陶采用封罐熏煙滲碳方法燒製,黑如碳、硬如瓷,其技藝相傳(chuan) 與(yu) 唐代文成公主有淵源。
圖為(wei) 雲(yun) 南省大理州白族老人展示手工絕活。張添福 攝
“我們(men) 實打實選用囊謙專(zhuan) 門製作黑陶的陶土,讓它不見太陽、自然風幹,在傳(chuan) 統木器裏搗碎,然後在牛皮裏放置三個(ge) 月,才能動手製作,”囊謙藏族黑陶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白瑪群加說,這一過程拒絕機械,再經拉坯、晾曬、壓光、雕刻、燒製,黑陶就大功告成。
但白瑪群加並非黑陶燒製“科班”出身,12歲起,他學做過唐卡、泥塑、木雕、金銀塑,曾麵對黑陶燒製技藝式微境地,他拜當地德高望重的藝人紮旺為(wei) 師,便專(zhuan) 心與(yu) 黑陶“結伴”。
“我們(men) 現在是個(ge) 奇怪的黑陶燒製企業(ye) ,招收的工人,一年隻做六個(ge) 月,等學會(hui) 後讓他們(men) 自己開店,第二年再招一批。”從(cong) 老師傅紮旺手裏學到手藝,如今,1700多個(ge) 徒弟是白瑪群加的驕傲,“對於(yu) 企業(ye) ,這樣損失很大,但卻像學校一樣,貧困民眾(zhong) 學到了手藝。我變成乞丐,也要做下去。”
白瑪群加曾開網店銷售黑陶,一度供不應求,但身處高原發貨渠道不暢,來自廣東(dong) 省的謝雪華成了他的代理商。十年前,謝雪華接觸到囊謙黑陶的茶壺、茶杯,“我們(men) 廣州人喜歡喝茶,朋友說能否引到廣州。我們(men) 泡了一泡,別有一番風味,而且據說有保健功能。”
在謝雪華的幫助下,囊謙黑陶已銷售到香港、馬來西亞(ya) 、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如果太講究外表,很多人不會(hui) 選擇黑陶,但看重器皿的文化特色和保健功能,就會(hui) 選擇。”
“很多華人愛煮湯,我們(men) 建議他做一些煮湯、喝湯的器皿。”謝雪華對2020瀾湄萬(wan) 裏行的中外媒體(ti) 說。
白族紮染:“青出於(yu) 藍”
唐(南詔)、宋(大理國)時期,雲(yun) 南省大理州白族紮染已成為(wei) 一項成熟的印染技藝。清代,當地紮染作坊林立,所生產(chan) 的“大理紅布”“喜洲布”成為(wei) 名遐滇西的暢銷品。
圖為(wei) “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wan) 裏行的中外媒體(ti) 記者體(ti) 驗白族紮染。張添福 攝
段銀開和丈夫段樹坤是當地頗有名氣的白族紮染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先後創辦白族紮染博物館和大理市璞真白族紮染有限公司。他們(men) 在白族建築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院落,收集、整理、挖掘、搶救幾經失傳(chuan) 的大量傳(chuan) 統紮染圖樣、模板、傳(chuan) 統紮染品。
八九歲時,段樹銀便接觸紮染,“我們(men) 在白族紮染博物館邀請遊客親(qin) 身體(ti) 驗紮染技藝,現在,這項古老的技藝已經應用在家居用品、服裝上,我們(men) 紮染的原料純天然,很環保,對身體(ti) 好,因而大家都喜歡。”
段樹坤說,起初,紮染工藝中的“紮花”手藝較為(wei) 普遍,但“染色”有獨家秘方,為(wei) 了生存,老人們(men) 傳(chuan) 男不傳(chuan) 女,“當我們(men) 賺到第一桶金的時候,越發感覺這項技藝的‘老齡化’問題,現在要通過活態傳(chuan) 承,將這項老祖宗流傳(chuan) 下來的技藝延續、傳(chuan) 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0瀾湄萬裏行學術對話在滇舉行 專家解讀瀾滄江的“源遠流長”
作為2020瀾湄萬裏行中外媒體采訪活動的重頭戲,由雲南省社科聯、青海省社科聯主辦的“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學術對話活動,27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詳細] -
2020瀾湄萬裏行:“瀾滄江源第一縣”扛起源頭責任、幹流擔當
“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裏行中外媒體,14日至15日探訪“瀾滄江源第一縣”——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感知當地扛起守護江河安瀾的源頭責任、幹流擔當。[詳細] -
2020瀾湄萬裏行:中外媒體青海玉樹首站采訪點讚發展成就
“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裏行中外媒體采訪活動,13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開啟首站采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