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省稱多縣采訪見聞:備足糧草好過冬

李占軼 發布時間:2020-11-02 10:46:00來源: 新華網

  嘉塘草原殘雪未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清水河鎮中卡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日昂踏著碎雪走近一處飼草料放置點,推開倉(cang) 庫大門,一股草腥味兒(er) 撲麵而來。

  “飼草料是牛羊過冬必備的口糧。”看著眼前一捆捆青幹草,日昂說,隆冬將至,盡早儲(chu) 備飼草料,已經是幹部群眾(zhong) 的共識。

(圖文互動)(2)備足糧草好過冬——青海稱多縣采訪見聞
這是10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拍攝的雪後牧場。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清水河鎮位於(yu) 巴顏喀拉山腳下,平均海拔4500米,是個(ge) 純牧業(ye) 鎮,牧民群眾(zhong) 世代以畜牧業(ye) 為(wei) 生。去年春節前後,玉樹州遭遇雪災,當地牧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遭受嚴(yan) 重損失。

  清水河鎮鎮長巴培茸保告訴記者,汲取雪災的“教訓”,今年全鎮提早謀劃、早做準備,加強飼草料、口糧、燃料的籌備的同時,帶動牧民積極加入牲畜保險。打好動物防疫針提高牲畜免疫力,指導牧民合理利用草場調整牲畜結構,修建牲畜“暖房”,助力牲畜平安越冬。

(圖文互動)(1)備足糧草好過冬——青海稱多縣采訪見聞
10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清水河鎮,牧民在整理草料。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遇到大雪天氣,牛羊沒辦法出牧。現在家裏的53頭犛牛都入股給合作社了,合作社有飼草儲(chu) 備,社裏的牛棚也能抵禦寒冷,我不擔心犛牛冬天吃不上草。”稱多縣珍秦鎮十一村的牧民圖樣告訴記者,合作社還種植了20公頃的青幹草和芫根,做到了有備無患。

  在玉樹,生態畜牧業(ye) 成為(wei) 保持生態平衡和冬春季畜牧業(ye) 健康發展的保證,合作社讓牧民群眾(zhong) 吃上了“定心丸”。

(圖文互動)(4)備足糧草好過冬——青海稱多縣采訪見聞
10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清水河鎮,牧民在搬運草料。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近年來,玉樹州發展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證明是防災減災的一劑良方。通過分群飼養(yang) 、科學放牧,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麵對雪災充分顯現了集約化經營的優(you) 勢。”玉樹州農(nong) 牧科技局局長才仁紮西說。

  傳(chuan) 統畜牧業(ye) 發展思想觀念的轉變,還體(ti) 現在牧民群眾(zhong) 抗災意識的增強。

  “傳(chuan) 統畜牧業(ye) 逐水草而居,牧民‘靠天吃飯’,對牲畜補飼的觀念不夠強。”稱多縣農(nong) 牧科技和水利局副局長紮西普措告訴記者,如今群眾(zhong) 儲(chu) 備冬春飼草料的積極性很高,家家過冬儲(chu) 備飼草料已成為(wei) 常態。今年全縣飼草料種植麵積已經從(cong) 原先的333公頃增長到1333公頃。

(圖文互動)(3)備足糧草好過冬——青海稱多縣采訪見聞
10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境內(nei) 的嘉塘草原上,牧民在放牧。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草原一片金黃,犛牛成群結隊。臨(lin) 近冬季的三江源大地依舊充滿生機。“現在家裏的犛牛上膘周期已經提前了,通過補飼,天然草場也能休養(yang) 生息。今年冬天不用害怕。”珍秦鎮牧民旦周說。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