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取得新進展
科考隊員正在測量記錄鑽取的冰芯(10月31日攝)。新華社 黨(dang) 黎姣 攝
記者從(cong) 青海省科技廳了解到,10月31日,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分隊在黃河源區阿尼瑪卿冰川積累區頂部海拔近6000米的鑽取點,成功鑽取一支總長度為(wei) 170米的高質量山地透底冰芯。
科考隊員正在鑽取冰芯(10月31日攝)。新華社 黨(dang) 黎姣 攝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科院院士姚檀棟表示,冰川是地球冰凍圈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青藏高原是除南北極之外全球冰川分布最廣泛的地區。冰芯作為(wei) 高分辨記錄全球變化的重要研究載體(ti) 之一,可反映氣候環境自然變化信息,更是人類活動對氣候環境影響的環境檔案,能高分辨率記錄不同時間、尺度、區域乃至全球氣候環境變化過程。
科考隊員正在測量記錄鑽取的冰芯(10月31日攝)。新華社 黨(dang) 黎姣 攝
據三江源冰川科考分隊隊長徐柏青介紹,這次開展冰芯鑽取作業(ye) 的阿尼瑪卿地區是黃河源區冰川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這裏冰川廣泛發育,獲取透底冰芯對了解黃河源區的生態氣候環境演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科考隊員正在測量記錄鑽取的冰芯(10月31日攝)。新華社 黨(dang) 黎姣 攝
此次科考還發現,黃河源區的維格勒當雄冰川、哈龍冰川、耶和龍冰川等典型大冰川表麵高程整體(ti) 均有所下降,冰川總體(ti) 處於(yu) 退縮狀態。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趨勢下,此次成功鑽取的冰芯將成為(wei) 青藏高原,尤其是三江源地區自然環境曆史演化的寶貴科學資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在青海啟動
徐柏青表示,此次科考對於認識青藏高原腹地長期氣候環境變化機理,冰川變化及其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意義重大,並將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基礎科學數據和理論支撐。[詳細] -
科學也能很浪漫——看“女漢子”如何在青藏高原做科考
挖沙、裝袋、標記,在閆霞手中幾個動作一氣嗬成,比很多“身經百戰”的男隊員都快,她也因此被戲稱為“女漢子”。“我們專業觀測取樣任務多,所以必須抓緊時間,不能拖大家後腿。”[詳細] -
兩千公裏江源科考 探尋長江大保護“本底”
從瀾滄江東源子曲、西源吉曲、正源紮曲,到長江南源當曲、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瑪爾河,目擊科考隊員為江源“體檢”、為長江大保護尋覓“本底”的過程,也記錄下了科考行程的日日夜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