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肅法院“補植複綠”多措探“法護黃河”典範之路

發布時間:2020-12-17 16: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甘肅法院“補植複綠”多措探“法護黃河”典範之路

  圖為(wei) 民眾(zhong) 乘坐快艇遊覽黃河。黃河蘭(lan) 州段羊皮筏子、快艇等水上遊樂(le) 項目日前恢複運營,吸引部分遊客前來體(ti) 驗。(資料圖) 楊豔敏 攝

  “草原地廣人稀,很多地方沒有信號,牧民又時常遷徙,需要法官經常外出進行法治宣傳(chuan)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人民法院阿萬(wan) 倉(cang) 生態旅遊法庭庭長才讓,在近期前往木西合鄉(xiang) 木拉村講解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時說,時下當地黃河已進入長達八個(ge) 月霜凍期,開車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入河中。

  黃河發源於(yu) 青海,成河於(yu)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從(cong) 甘南瑪曲流入甘肅境內(nei) ,入隴口就在木西合鄉(xiang) 。流經瑪曲大草原時,突然一個(ge) 回灣,形成了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的首曲。

  到達目的地後,才讓和書(shu) 記員德拉本用安多藏語(瑪曲方言)解讀野生動物保護和濕地保護的法律法規,並給牧民群眾(zhong) 發放“瑪曲段黃河上遊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藏漢雙語法律宣傳(chuan) 冊(ce) 。

圖為(wei) 2020年9月3日航拍黃河蘭(lan) 州段濕地公園現黃河“鴛鴦鍋”。(資料圖) 高瑩 攝
圖為(wei) 2020年9月3日航拍黃河蘭(lan) 州段濕地公園現黃河“鴛鴦鍋”。(資料圖) 高瑩 攝

  瑪曲縣法院副院長加布老告訴記者,其實牧民本身也有環保意識,比如:從(cong) 小就敬山、敬水,不會(hui) 有捕獵等行為(wei) 。後來,瑪曲縣官方也陸續出台了黃河流域瑪曲境內(nei) 禁止捕魚和全縣禁止使用塑料袋的規定,法院就常常給他們(men) 講解這些規定。最終大家逐步認識到了如何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前街道上比較髒亂(luan) ,現在路上都很幹淨。法院的環保普法給我們(men) 很多幫助。”牧民圖美說。

  從(cong) 瑪曲北上,就是黃河第二大支流洮河。洮河林區是洮河的重要水源涵養(yang) 區,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植被一旦被破壞,則恢複困難。洮河林區法院所轄區域在林、牧區及回族、藏族交匯區,較為(wei) 偏遠、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牧區群眾(zhong) 為(wei) 修房或修牧場而盜伐林木,被告人多是初犯,案發後都能主動投案,一般被判處緩刑並處罰金。但多數被執行人因家庭困難,不能繳納罰金。即便毀林者服刑,但荒山依舊在。

  為(wei) 此,法院、檢察院、公安和林場相互配合探索“補植複綠”。甘肅省林區中級法院副院長唐開明說:“林場提供樹苗、林地和技術支持,被執行人用勞務來折抵罰金,被執行人從(cong) ‘砍樹人’變成‘種樹人’,被執行人種完樹後,由林場的護林員檢查樹木生長情況、管護樹木,所以林場的樹木成活率很高,這樣能夠修複遭受破壞的林地,也讓犯下錯誤的當事人承擔了相應的責任。”

  沿著洮河繼續北上,就到了蘭(lan) 州。七裏河區水務局綜合辦主任兼河湖監管中心副主任侯孝強介紹,“以前生活垃圾會(hui) 被扔進鹼溝,然後流入黃河,河長帶領我們(men) 進行治理期間,遇到很多困難,幸得法院和檢察院的司法幫助。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黃河水不僅(jin) 黃,甚至還會(hui) 黑。現在,蘭(lan) 州的黃河,除了夏季,剩餘(yu) 時間都很清澈,是民眾(zhong) 非常親(qin) 近的母親(qin) 河。”侯孝強說。

  鑒於(yu) 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具有流動性和跨區域性,涉及案件又極具專(zhuan) 業(ye) 性和技術性,於(yu) 是,甘肅探索建立了與(yu) 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環境資源案件管轄製度。2017年,甘肅高院設立了環境資源保護審判庭,將甘肅礦區人民法院改製為(wei) 專(zhuan) 司環境資源案件審判的中級法院;在全省14個(ge) 市、州所在地基層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專(zhuan) 業(ye) 合議庭。自此,甘肅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開啟了新征程。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