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野生動物攝影師李善元:進了大自然,一切煩惱都沒有了
圖為(wei) 李善元。李善元供圖
“想要當一名合格的野生動物攝影師非常困難,不僅(jin) 要有很好的身體(ti) 素質,還要克服高海拔、低氣溫等惡劣氣候條件,因為(wei) 不能打擾到野生動物,他們(men) 必須在距離這些精靈很遠的地方舉(ju) 著相機一動不動。”青海野生動物攝影師李善元對記者說。
今年58歲的李善元是土生土長的青海人,從(cong) 小在祁連山腳下長大,18歲就開始接觸攝影,從(cong) 2011年開始專(zhuan) 職拍攝青藏高原的各類野生動物,十年來,他一直通過向身邊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網絡等多種渠道學習(xi) ,對如何拍好野生動物,表現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生活狀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識儲(chu) 備,並在國內(nei) 國際攝影大賽中取得了很多優(you) 異的成績。
圖為(wei) 2020年李善元的作品《當媽媽說跑步前進》獲得第56屆世界野生動物攝影大賽哺乳類動物行為(wei) 組冠軍(jun) 。李善元供圖
2020年李善元的作品《當媽媽說跑步前進》獲得第56屆世界野生動物攝影大賽哺乳類動物行為(wei) 組冠軍(jun) ,而這幅作品的主人公是他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境內(nei) 跟蹤拍攝多年的青藏高原獨有野生動物兔猻。
“我第一次看到兔猻,是在2013年11月,當時沒有拍到它的尊容,它屬於(yu) 活化石,幾萬(wan) 年都沒有進化,這讓我感到很興(xing) 奮,所以我決(jue) 定先從(cong) 它的生活習(xi) 性著手,希望能拍到它。”李善元說,從(cong) 那之後,他開始觀察、拍攝兔猻。
兔猻常在晨昏活動,其他時間喜歡單獨棲居在洞穴或岩石縫裏,很難被看到。經過六年的觀察,李善元能認出每個(ge) 區域的兔猻家庭,分得清兔猻爸爸和媽媽。
李善元說,他與(yu) 青海其他野生動物攝影師有一個(ge) 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通過他們(men) 的鏡頭,把所拍攝到的這些野生動物展現給全世界,從(cong) 而進一步提升大家對野生動物、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
從(cong) 小在祁連山腳下生活,旁人眼中高原缺氧,氣候寒冷,但李善元看到的是祁連山的高聳挺拔,湖泊的清明浩蕩。李善元喜歡這樣的環境,人跡罕至,原始靜謐,有天、有地、有萬(wan) 物生靈,因為(wei) 他有一雙發現自然之美的眼睛。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李善元要麽(me) 抬頭觀察樹梢間飛上飛下的小鳥,要麽(me) 低頭凝視地上慢慢爬動的昆蟲。他癡迷於(yu) 草長鶯飛的野外。
“進了大自然,我就什麽(me) 都忘了,一切煩惱、痛苦全都沒有了。”自然的原始美和生命美,最能打動李善元的心。
“拍野生動物是我業(ye) 餘(yu) 生活的主線,拍得到與(yu) 否,拍的好壞與(yu) 否,對我不重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讓餘(yu) 生精彩,這與(yu) 年齡無關(guan) 。”李善元認為(wei) ,這是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需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簽約攝影師再獲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奧斯卡”獎
北京時間14日2時30分,第56屆世界野生生物攝影師年賽頒獎典禮在英國倫敦舉行,來自青海祁連山國家公園簽約攝影師李善元的作品《當媽媽說跑步前進》獲得此次攝影大賽哺乳類動物行為組冠軍。[詳細] -
鮑永清:通過野生動物影像傳遞保護理念
作為一名來自中國的野生動物攝影師,能將自己國家的野性精靈介紹給世界,我感到榮幸,通過野生動物影像,我想向人們講解和宣傳保護自然的重要意義,因為萬物皆有靈性,地球上的眾生都是平等的。[詳細]